立德铸魂构筑美好安徽精神支柱
■ 本报记者 柳文
精神文明繁花似锦,美好安徽气象万千。
这一年,安徽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
好人成名 大德润人心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今年7月,“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进校园”活动走进合肥工业大学,“信义徽商”崔万志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激励青年学子,鼓励他们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作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今年唯一当选的全国“诚信之星”,崔万志已成为广为人知的社会名人,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从事社会公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是你我身边的感动、看得见的标杆。让“好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争相效仿的道德榜样和看齐对照的价值坐标,是安徽一项创举。
今年5月,安徽省印发《关于〈安徽省推动“好人成名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不断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启动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开展“人人推”选树、“天天见”宣传、“处处敬”礼遇、“时时学”提升等行动,充分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把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李江玲、柳西周、叶连平、曹磊、王吉军……一个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激荡万千心灵。他们唱响了催人奋进的新时代英雄赞歌,凝聚了江淮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截至11月底,安徽省上榜“中国好人”总数达1264人,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结对创建 城市更靓丽
11月23日,全省文明创建业务培训会在合肥举行,8个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师傅”,面对面地把工作方法、实际经验、心得体会等倾心相授。 17个新一轮提名城市作为“徒弟”,参加培训的学员时而屏气凝神听讲解,时而切磋交流提问题,会场气氛热烈。
全国文明城市主动上门教、全国提名城市虚心登门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驻点指导、双向挂职是安徽省文明创建工作的又一“新招”。
“马鞍山干部过来指导文明创建,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宿州市文明办主任刘婉贞说。马鞍山是安徽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不少深耕文明创建战线的干部是公认的“专家”,他们主讲各类培训,受众2000余人,为宿州推深做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对创建,城市比学赶超,群众获得实惠。 “之前,门口到处是车辆,进出门得侧着身子走,现在通过联合整治,车辆停放有序,出行方便多了。 ”12月5日,滁州市琅琊大道乐彩城经营户陈丽娟说,她在乐彩城经营小吃生意10多年,如今的变化让她感受最深。
滁州通过“一街四方”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全国文明城市安庆是提名城市滁州的“师傅”,滁州借鉴安庆联勤执法模式,由城管、公安、包保单位和所属社区共同负责,一举破解了文明创建的顽症痼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文明创建,正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
淳风化俗 弘扬真善美
今年初,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老党员李志飞嫁女儿,办喜事前签了“红白事简办承诺书”:每桌饭菜不超过12个盘、4个盆,总价不超过400元。“以前少说也得30多桌,现在只有12桌。”李志飞说,按照过去礼俗,婚前要举行定亲仪式,加之定亲彩礼、四筹礼、传书、回门等,整套环节下来,男方家至少得花十几万元。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弘扬真善美,传播新风尚,最好的方式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今年4月,安徽省印发《关于加强优秀文艺短节目创作演出的通知》,提出围绕以文明乡风、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题材为重点,评选一批短小精悍、寓教于乐的节目,列入各地“送戏进万村”等活动必演目录,传播公益正能量,引领农村新风尚。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党员干部应带好头、作表率。今年初,安徽省出台《关于全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以良好形象影响带动群众,以实际行动抵制不良风气,以榜样力量引领新风正气。
省文明委负责人表示,要以正面引导树立新风正气,以专项整治狠刹歪风邪气,以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浩)12月26日下午,“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省政协书画精品展在省政协礼堂开展。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副主席牛立...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