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过“洋节”背后,更多是对狂欢的需求

济宁晚报 2018-12-27 10:19 大字

■本报评论员 刘晓钧

当全球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并没有能力阻止文化交融这一现实,中国人走出国门,很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生活,所以春节也在西方国家落地开花,正如“洋节”也在点缀、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圣诞节刚刚过去,与往年一样,很多年轻人纷纷参与到这个“洋节”中来,越是大城市,圣诞气氛越浓。但另据报道,也有的人正在抵制圣诞节。安徽黄圩镇中心学校在升旗仪式时,对学生进行了“抵制洋节,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校长发表了《圣诞节是中国人的耻辱》的讲话,他从中国屈辱的历史开始,告诉同学所谓的圣诞节、平安夜、狂欢日的来历,“也正是它带给了中国奇耻大辱”。

牢记国耻、自强不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几乎每个校长都有过这样的讲话。这本身是爱国教育的一种,而且我们应该认同,无论到什么时代,都不能忘记爱国,也不能忘记进行爱国教育。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圣诞节已经在中国流行了好多年,最热衷它的,是以中学生、大学生和年轻职场人士为主的年轻人,近两年,有些幼儿园也在通过圣诞节这一主题,带领孩子们开展做游戏、做手工的活动。这是不是能够说明国内的节庆文化已经被“洋节”占领?上升到了必须抵制的程度呢?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从表面上看,每到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西方节日的时候,大街小巷、商场小店的节日氛围比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似乎更浓,而且年轻人也往往在这天为自己安排各种娱乐项目,笔者认为,这更多是由节日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国传统节日大多由古代文化传承而来,我们过中国节日,过的更多是内涵。比如中秋节代表阖家团圆,这天通常是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赏月,端午节或是仲夏登高,或是龙舟比赛,或是吃粽子,清明节便主要是追思先人。这些要么是小范围的团体性活动,比如赛龙舟,还没有广泛的参与度,要么不以狂欢为底色,而是更重视感情内涵。而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这些节日元素更注重欢乐、狂欢,就相对显得热闹。

这种热闹,或许正是年轻人所热衷的。在校学生们喜欢扎堆玩乐,职场年轻人需要释放解压,于是就找到了这样一个契机,大家狂欢起来,且多数人并不以宗教的名义过圣诞节,正如有媒体所称,圣诞节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了狂欢节。也有人说,我们过的,只是个“空壳洋节”。

当全球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并没有能力阻止文化交融这一现实,中国人走出国门,很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生活,所以春节也在西方国家落地开花,正如“洋节”也在点缀、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通过圣诞节向孩子们进行爱国教育,校长用心良苦,不过生硬的“抵制”或许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或许孩子们在学校里不敢说、不敢做,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参与其中。与其神情紧张地抵制“洋节”,不如从容地欢度我们自己的节日。比如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时,可以多在校园开展一些有意思的集体娱乐活动,让孩子们多多体会传统节日的氛围,让他们爱上过中国节。

新闻推荐

民生工程在“实”在“细”

丁贤飞时值一岁之末,各项工作进入总结收官阶段。这当中最受关注的当数民生工程了。民生工程事关群众福祉,紧连千家万户...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