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警民联调”插上智能的翅膀

肥东晨刊 2018-12-18 09:25 大字

□本刊记者顾雯鑫文/图

今年以来,县公安局延伸拓展“枫桥经验”,瞄准规范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为“警民联调”插上“智能+科技”的翅膀,走出了一条适应当前矛盾多元、量大难调的矛盾调解新路径,大大提升了矛盾调解化解效率和成功率,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智能版。

开发一体化软件运行平台

县公安局联合科大讯飞、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警企合作协议,开发建设“警民联调+司法确认”一体化软件平台,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该平台是安徽省内首款集调解、远程法律援助、远程司法确认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在线软件平台。这是以调解为主线,将远程司法援助、远程司法确认功能嵌入的软件。政法单位可在同一软件平台内根据职责不同开展调解案件的审核、推送、确认等操作,完全实现“在线提交、在线审核”。

规范一整套智能操作流程

为规范操作,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政法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县公安局对调解流程进行升级再造,将流程从受案取证—甄别分流—受理登记—部门联动—限时调结—司法审核—法院司法确认—反馈回访—结案归档等进行优化,实现从线下向线上,从粗放向精准化转型升级。如此一来,政法单位之间可通过一体化平台开展法律文书、电子卷宗推送、签收、流转等协同业务、根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权限,制作、审批、签发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经身份识别认证后,在电子版本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资料中加载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同一平台下操作,信息以工作流程的模式高度公开,处处留痕的特性也对“警民联调员”形成有力监督。审核节点信息自动推送,实时提醒,提升部门协作效率。

落实一站式远程司法确认

司法确认不仅巩固了调解工作成果,还增强了调解协议的法律保障。在一体化平台,双方当事人提出司法确认申请,法官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当事人身份信息、案件事实、调解协议、待司法确认的内容等进行核实,符合司法确认的,法官经过制作、审批、签发法律文书并推送至“警民联调”室客户端,加载电子印章的裁定文书被现场打印,当场送达。为保证程序法治化,远程视频司法确认的整个过程会被实时摄录,作为电子证据自动存档。调解成果被当场固定,有效避免纠纷反复。

承诺最多跑一次拿到协议裁定

案件调解从受理到司法确认在“警民联调”一体化平台内流转,当事人在“警民联调”室“一站式”拿到加载电子印章的调解协议或裁定文书。从协议达成到加盖司法所公章,办理综合时间从原来1天缩短至10分钟;从协议达成到拿到司法确认的裁定文书,办理综合用时由3天缩短为20分钟,去除当事人往返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司法所、法院之累。通过信息化操作,让“最多跑一次”覆盖调解流程的每个环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截至目前,肥东12个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全部安装了一体化软件平台,能够开展远程视频司法确认。

自11月15日警民联调+远程司法确认一体化平台试运行以来,有1037本警民联调卷宗被录入该系统,实现卷宗电子档案管理。有16起警民联调案件通过软件平台完成了远程视频司法确认,为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

新闻推荐

安徽省中小学明年将统一实施课后服务

孩子下午放学早,不少家长经常为接孩子而烦心。不久后,这样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12月17日,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