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智借力 垒筑高地
立冬已至,皖南大地上人们正盘点着刚入仓的稻谷,春种、秋收、冬藏,这一年人们用辛勤劳作换来了丰硕的收获。这一年,宣州区在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路上,也硕果累累,捷报频传:
宣城高新区与浙江鑫石基金合作建设硖石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已正式签约;博瑞特热能与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成果转化基地;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展木塑新材料技术研发……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宣州区主动与长三角城市实施科技创新“等高对接”,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科研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在全面对接中招才引智,将长三角优质科技资源转化为推动宣州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技术上对接的同时,先进的理念和政策也乘东风而来。
政策对接:激发创新活力
不久前,一项学自浙江的政策在宣州落地,有效地激发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力。
这项政策叫科技创新券,是浙江省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而发放的一种“创新货币”,即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社会科技资源购买科技服务,并向政府兑现的凭证。
借鉴浙江省的成功经验,宣州区结合自身实际,今年8月出台了《宣州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采取后补助的方式,即企业领券之后,既可以用于自主研发,可在完成科创支出后,凭券领取相关的资金补助;也可以用创新券向研发机构、研发人员购买科技成果或研发、设计、检测等科技服务,或者购买研发设备。然后,科研服务机构和科研服务人员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创新券。
发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宣州区科技局的150万元科技创新券就被认领一空,受到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科技创新券让他们有了创新的动力和底气。
“我们创新更有底气,更有干劲了!”精方药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领取了5万元的科技创新券,创新券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资金支持,也让他们感受到区委区政府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态度和力度。
宣州区科技局局长周飞告诉记者,通过目前的反馈来看,科技创新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以及大学和研发机构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的情况,这种灵活的资助方式,能够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化到企业,增强了市场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体现了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普惠性”特点。
除了科技创新券,宣州区还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以体制创新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先后修订出台了《宣州区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2018年版)》、《宣州区发明资助办法(试行)》等政策,召开了全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办了系列创新创业大赛……
今年8月起,开展了全区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8月中旬在寒亭片区、9月下旬在孙埠片区相继举办。
欧帝斯卫浴负责人对此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政策宣讲团深入到园区企业,既增强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又营造了政府重视科技创新转化生产力的氛围。
科技对接:增强产业动能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宣州区科技局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达成政产学研合作初步意向,该所将与宣州区政府合作共建宣州区碳酸钙产业创新应用平台,为宣州区碳酸钙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创新应用平台的搭建,是宣州区破解碳酸钙产业发展瓶颈重要举措,也是宣州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科技对接之举。
宣州区狸桥镇拥有多个品种且优质的矿产资源,坐拥资源优势的狸桥镇也一直因地制宜着力发展碳酸钙产业,并成为狸桥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狸桥镇也是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在发展的背后,却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狸桥镇的碳酸钙产业生产方式依旧相对粗放,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周飞告诉记者,缺少科技推动,狸桥镇的碳酸钙产业一直依靠着原料粗加工来获取微利,这不仅导致碳酸钙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使得企业的生产利润较低。
究其原因,企业只能“赚小钱”,也就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碳酸钙产品的进一步研发中,生产规模和产品形态受到了限制,形成不了完整的产业链,狸桥镇碳酸钙产业出现了“把金山当铜卖”的困境,传统碳酸钙产业急需注入科技能量。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昨日获表决通过 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最高可罚100万
本报讯建立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昨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