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民营经济提升、新兴产业培育,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供给侧改革催生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位于大通工业新区的两家企业,境遇冰火两重天——以煤机装备制造为主业的志君钻探机具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发展举步维艰,走向破产边缘;而以电声乐器出口为主业的乐森黑马乐器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势头向好,急需扩大生产规模。
两家企业都面临着选择?此时,大通工业新区主动当起了“媒人”,促成“乐森黑马”投资5000万元成功收购“志君钻探”,建成的第二厂区新增年产值7000万元,实现税收1200万元。“乐森黑马”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成为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企业先后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殊荣;2017年,企业成功入选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跻身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
深化供给侧改革,“进”是关键词。今年以来,大通区按照“扶强、关旧、上新、扩能”的思路,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民营经济提升、新兴产业培育,支持富华服饰、乐森黑马、唐兴机械等优质骨干企业扩能增产;摸排睿通服饰、亚华医药等拟升规企业10家,予以重点扶持培育。
深化供给侧改革,经济领域变革先行。从“一”开始,大通工业新区上演了一场坚决破除无效供给的变革。浙江电商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兼并金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新建安徽创盟科技有限公司及仓储车间;安徽玉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兼并安徽创立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生产手机零部件,投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安徽智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兼并安徽天正电气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制造高端智能装备,投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今年以来,园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鼓励兼并重组,共完成创立煤机、天正电器、鹏辉工贸等6家企业闲置厂房‘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产1.8亿元、闲置厂房4.8万平方米,释放了土地、厂房资源利用效能。”大通工业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深化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淘汰所有传统产业。机械制造、电子装备是园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围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园区重点做好“有中生新”文章,发挥宏宝祥机械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配套项目入园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支持企业组建产品研发中心,主攻高端工矿配件制造。
窑河渔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基本竣工,实现并网发电,开启了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双赢模式。该项目规划建设容量200兆瓦,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为1920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76万吨。
深化供给侧改革,“新”是主旋律。该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推动重大商旅项目落地建设,打造东部商贸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商贸物流产业在壮大,今年以来,新增限上商贸企业4家、民营企业224家、个体工商户636家;市快递物流园项目一期建成投用,中国邮政电商仓储配送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淮南港洛河作业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加快推动实施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5个电商服务站点全部开工建设。旅游产业在培育,推动景区景点升级;加快旅游品牌建设,申报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在引入源头活水。大通区精心谋划了总投资规模达500亿元的区级项目库,重点发展新型装备制造、智能服饰加工、健康养老等产业。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举,今年以来,先后洽谈项目87个,新签约园林绿化种植培育基地、环保综合资源化利用、力星激光设备生产、生态循环种养示范园等亿元项目16个;新开工环保管材、新型矿用综采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玉兴智能制造、三寅新型建材项目等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
深化供给侧改革,催生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年1至9月份,全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同比增长10%;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1至8月份,全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4.4亿元,同比增长24.5%;58家战新产业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38.6%。
新闻推荐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乘坐直升飞机来到寿县古城,查看灾情,慰问群众,号召广大干部群...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