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关爱身边的特殊老人 安置小区居民自发成立爱心团队

大江晚报 2018-11-14 01:00 大字

图为弋新志愿服务社的志愿者们为老人包饺子

上周末,位于澛港新镇很多孤寡老人的家中香味阵阵、欢声笑语,一点不感到孤单。原来,老人们的家中来了一群家门口的志愿者,大家不仅带着食材为老人们包好、煮熟了饺子,还帮着老人做家务、陪着老人聊天,现场其乐融融,温馨和谐。

志愿者们都来自牌楼社区弋新志愿服务社,“领头人”钱凤屏就住在澛港新镇东区,40岁的她原来在保险公司工作,现在的“重心”已是身边的孤寡老人、残疾老人。为什么?钱凤屏坦言,澛港新镇老人特别多,住在小区多年,经常能看到一些孤寡老人。和有儿有女的老人相比,他们明显寂寞多了,特别是逢年过节时,家里也是冷冷清清。“要是生个病,遇到点急事,这可怎么办呀?”钱凤屏想,不如从身边做起,多多关爱小区里的这些特殊老人。

说干就干,早在8月份时,钱凤屏就和几位老友、邻居,通过牌楼社区对辖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的身体情况、居住状况进行了摸底。之后,钱凤屏又联系到皖南医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有针对性地根据老人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老人残疾不便,家里落满积灰、污垢较多,志愿者们便一一分工,不放过卫生间、厨房的任何一个死角细细打扫;很多老人身体不好,也说不出毛病,志愿者们便特意联系爱心医生,为老人一一进行了体检;中秋佳节时,志愿者们还一一接送孤寡老人到饭店,大家一起吃了个“团圆宴”。

如今,在牌楼社区的引导下,这个由居民自发组织的爱心团队已正式在弋江区民政局注册成立弋新志愿服务社,朝着更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钱凤屏介绍,辖区总共有近20位孤寡老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期志愿者们还在进一步摸清独居老人、低保老人情况,希望能带这些很少出门的老人出去旅游,开展一些戏曲进社区的活动,满足老人们实际需求。

记者了解到,牌楼社区是一个村改居的社区,辖区多是安置户,居民呈现出老年人口多、困难群体多、流动人口多的“三多”现象。困难群体中尤其以独居老人、三无老人、低保户老人居多,虽然他们能享受党和政府给予的生活保障,但日常的人文关怀却很难得到保障。弋新志愿服务社正好为这部分困难群体提供了“精准帮助”,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共同关怀身边的特殊老人。

记者 芮娟 文/摄

新闻推荐

通报闹乌龙,输入法背锅?

安徽省教育厅近期印发的一份通报闹出了“乌龙”,两位“受处分人”姓名被写错: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马凤余被写作“...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