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衣食住行里的变迁

安徽日报 2018-10-10 11:48 大字

本报记者 范克龙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相信这个话题会勾起 “过来人”满满的回忆。一组统计数字也能体现我们的获得感。

9月20日是“中国统计开放日”。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围绕“数字解码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用数字生动展示了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的40年。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0740元,比1981年增长了51.9倍,年均增长11.7%。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消费内容由单调转向多样,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档次不断提升。

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是反映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地区富裕程度最直观、最简洁的度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恩格尔系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6665元,比1981年增长27.1倍,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60.5%下降到32.1%,距离进入“最富裕”生活标准已经不是太远了。

安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御寒保暖耐穿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2017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544元,比1981年的49元增长30.5倍,年平均增长10.1%。

在居住方面,安徽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迅速增加,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日益改善。 201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7.4平方米,比1981年的5.85平方米增长了6.4倍。同时,住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家庭住宅内配备自来水、卫生间的比重有了很大提高。 1981年,安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冰箱仅0.33台,洗衣机仅1.67台。2017年底,安徽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冰箱100.2台,洗衣机97.3台,空调164.6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为4235元,比1981年的16.7元增长252.7倍。

交通通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支出2914元,比1981年增长673.6倍。交通运输的多元化,解决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出行难问题,居民可以选择飞机、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私家轿车、摩托车、电动车等各种交通工具。通讯方式也由过去的电报、信件发展到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等新兴通讯工具,改变了通讯领域落后、低效率的局面。 2017年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29.8部,其中153.8部接入互联网,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8.6台。

新闻推荐

安徽朗坤VS八一南昌 本周六家门口看中国乒超联赛

颍州晚报讯(记者牛桂芹)记者昨日了解到,2018-2019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将从今日开始,阜阳赛区的比赛场次为第二轮第八场...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