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省针灸医院老中医 每周坐诊6天,平均每年扎针47万根

新安晚报 2018-09-21 10:52 大字

张道宗,教授,安徽省针灸医院主任医师,196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张道宗临床上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善于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提出了“四季皆有土”的学术观点,尤其对于督脉研究更为深入,把督脉的治疗作用发挥、利用到了极致。他治病强调:在整体观指导下,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施以针灸、中药综合治疗。在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等病证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通督调神针法。张道宗有近四十年的党龄,在各个方面都树立了优秀党员的榜样,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张道宗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并

积极参加各种义

诊、讲座等医疗活

动,立足于本职,立足于社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咨询、卫生保健服务。他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

张道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三十年如一日,每周坐诊六天,平均每年扎针47万根。他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以坚定的信念发展中医事业,以扎实的医术造福广大患者,以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张道宗已年逾七十,常年的高强度工作,导致他患有缺血性结肠炎、痛风等多种疾病。但他多年如一日,心系医院、心系患者,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祖国的医学事业中,治病救人,医德高尚。见过他的人,无不被他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的精神所感动。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学生,无不为他病人至上的天使般的真情而赞叹。

2013年的一个夏日,天气炎热,温度已超过了38℃,张道宗像往常一样很早就来到诊室(医院上午开诊时间是八点,可他每天都是7点30分准时到),诊室里外已经站满了病患。因为有很多病人患有关节炎、中风等疾病,不能吹空调,室内的温度比室外还要高几度。当刚刚治疗到第二位患者时,张道宗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连忙把他扶到房间休息,当时他面色苍白、口唇轻度紫绀、出汗较多、心率增快、不省人事,是典型的虚脱症状。在经过了吸氧、补充能量等一系列处理后,稍有恢复的他立刻就要回到工作岗位,医院的领导、家人、学生都劝他住院治疗,可他一定要坚持把所有已在候诊的患者看完。如今讲起这事,张道宗的表情依然平静。他只是淡淡地说:“这些病人很多都是从农村或外地来的,赶在中午前给他们看病,下午他们就可以抓了药搭车回去,不然要耽误病情啊!”

言传身教,淡泊名利,追求人生价值

张道宗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给学生树立榜样。张道宗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治疗肾病的患者,他建议用“荠菜”进行食疗,患者苦于无法寻觅到荠菜,张道宗就将家里的荠菜打理干净,赠予患者;遇到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张道宗主动从自己的工资中给予减免相关费用。大爱之心,可见一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张道宗就是这样,在工作中默地践行着一名优秀党员的作风。

技术全面、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张道宗用五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和不懈的学术追求,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是广大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王津淼王涛

新闻推荐

海南实行中小学教师聘期制 每满三年重新考核竞聘

本报讯(记者吴雪君)近日,海南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徽省中小学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意见...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