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中粮生化: 血气方刚之年的“三字经” □

蚌埠日报 2018-09-07 16:17 大字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是生化领域农产品深加工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利用先进的生物化工技术,对玉米等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主营产品包括燃料乙醇、柠檬酸及其盐类、L-乳酸、油脂、玉米蛋白饲料、生物发酵饲料及DDGS等系列产品。企业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保护大气环境、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亮点聚焦

优化工艺 领跑全国

从空中鸟瞰中粮生化安徽管理公司沫河口分厂,原料筒仓、液化罐、发酵罐、组合塔、酒精储罐,在三纵四横的道路间错落有致地排列。不锈钢材质的罐塔管线,在午后斜阳下闪亮着金属光芒。玉米或稻米原料通过这些设备的清理、粉碎、糖化、发酵、蒸馏脱水后,制成无水乙醇,添加变性剂调配成变性燃料乙醇产品,经规划整齐的管线进入酒精储罐;酒精糟液则经过分离、蒸发、干燥等过程,加工成了市场供不应求的蛋白饲料原料。

“沫河口分厂装备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燃料乙醇生产线,从原料进厂自动扦样,到燃料乙醇产品出厂,全流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沫河口分厂相关负责人说,“‘自动全控、节能降耗、工艺环保、效率提升\’这十六个字,是对新厂特点的最好概括。”

分厂中心控制室让记者眼前一亮。“这里是全厂一体化集中监控、统一运营调度管理的核心。”综合处李连海介绍,中心控制室既是全厂的生产监控中心,也是生产调度中心、工程师站。20多台显示器标示着从进料到产品入罐各流程的控制节点。开关运行状态,管道流量,罐体压力、温度、容量、PH值等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一旦数值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只需监控相关工艺参数,适时发出指令,即可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沫河口分厂项目是中粮生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工艺设计优化结合了国内外目前燃料乙醇生产技术,运行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低粮耗、低能耗、低污染排放,实现了‘低碳\’生产运行模式。”生产线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这条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半连续酒精发酵工艺,发酵强度及淀粉转化率高,在粮、电、热、水节能降耗方面有很大提升:每吨产品粮耗较同行业水平下降60Kg以上;原料粉碎电耗下降20%以上;精馏、脱水过程实现多级利用,能耗降低10%以上;多项节能节水先进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投料卸粮间密闭设计,全程负压吸风除尘;初清杂质装车采用智能无尘装载系统,最大限度避免了粉尘外溢;热电机组排放烟气指标满足超低排放标准;锅炉灰渣和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

“发酵罐的清洗是个累活,尤其是在冬季天寒地冻的时候。”酒精车间李喜东说,“过去清洗一次罐需要四五个工人,要爬上20多米高的罐顶开关阀门,多个环节需人工操作,清洗过程要三四个小时。现在只要在控制室一点鼠标,就可自动完成发酵罐清洗。生产线设计选用完善的CIP在线清洗系统,实现在线全方位、无死角高效清洗,既提高了设备换热效率,又避免了系统染菌,发酵升酸差降低20%左右,实现了酒精清洁生产。”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劳动强度显著降低,节约了大量人工。分厂相关负责人说,“像这样的规模过去需要近千人,现在全厂只有400多人,现场操作工大为减少。”

生产现场负责人介绍:“生产线还可以实现柔性生产,根据不同的原料调整工艺和运行参数。生产线配套了水稻预处理装置,可消化陈化水稻,目前就在使用陈化水稻做原料。原料多元化可避免过度依赖玉米原料,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沫河口分厂项目是中粮蚌埠产业园的一部分,整个园区占地约2000亩,规划建设为集生物质能源、生物新材料、生物制品、新型发酵饲料、食品配料、研发中心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及配套的现代仓储物流和公用工程中心,总投资87.6亿元。目前投产的是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一期工程,明年二期工程投产后,生产能力达到年产60万吨,企业竞争力将会更上台阶!

■转型观察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生物质能源、生物新材料、生物制品、新型发酵饲料等产业为一体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刚刚度过20岁生日。”该公司总经理张德国说,公司于1998年成立,1999年上市。经过20年的成长,如今已是我国农产品深加工大型骨干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粮集团国内最大的玉米生产加工企业。年产80万吨燃料乙醇、40万吨饲料原料等产品。现资产总额60亿元,年营业收入70亿元以上。“2004年是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决定了公司新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定位。”张德国说,当年国家发改委核准中粮生化等4家企业定点生产燃料乙醇。经过近15年的发展,中粮生化已发展成为燃料乙醇行业龙头企业。

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玉米加工量约2000万吨,生产燃料乙醇600万吨,实现产值850亿元,税收30亿元。同时,燃料乙醇产业及其带动的港口、物流等相关产业实现年产值已达50多亿元,为蚌埠市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技术研发 抓住一个“新”字

“生物制造的核心是先进技术,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不惜重金投入,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同时,通过建立收入与能力相匹配的薪酬制度、科研成果转化分享制等,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张德国介绍。

中粮生化研发技术中心是经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安徽省中粮生化院士工作站、安徽省柠檬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生物化学分离提取技术省级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及检测平台,是公司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产品检验的专业机构。公司采取与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及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在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生物工程及化工分离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率先在国内将代谢控制清液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大生产,在燃料乙醇、柠檬酸、氨基酸、乳饲料等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技术成果。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集成技术在燃料乙醇生产中的应用”项目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蚌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沫河口分厂采用不宜存的稻谷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生产工艺上有一系列创新。”张德国介绍。燃料乙醇一般以玉米、木薯等植物为原料,近年国家试行超期不宜存稻谷加工转化,公司积极执行该项政策,加快原料多元化。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技术攻关,在生产线上成功实现新的突破,达到行业领先。目前,沫河口分厂正在继续优化工艺流程,实现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公司未来的技术创新点是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张德国说,据有关权威机构测算,国内每年可利用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其中的30%就可以生产生物燃料乙醇2000万吨。如果2025年纤维素乙醇商业化运行并得到快速发展,环保效益更加明显。“目前公司已积累了50多项专利技术,正在启动建设示范装置进行试验性生产,技术成熟以后即可大规模量产。规划建设2条5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生产线,年可消耗秸秆约70万吨。”

转型升级 突出一个“快”字

“生物质材料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燃料乙醇迎来了大发展机遇期,对公司是一个极大利好。”张德国对此颇感欣慰。2017年9月,国家十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201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试点省份达到26个。

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是公司的战略决策。今年以来,受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一是主导产品燃料乙醇、柠檬酸市场价格波动,柠檬酸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二是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煤炭价格几乎翻番。这些不利因素,促使企业迅速进行调整、加速实施转型升级。按照市委市政府退市进园总体部署,公司自2016年初正式启动退市进园工作,于2016年4月在沫河口工业园开工建设中粮蚌埠产业园。“企业转型升级既需要未雨绸缪,更需要果断决策。公司一方面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一方面结合退市进园,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燃料乙醇产能,同时发展相关新项目。”张德国介绍,中粮蚌埠产业园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87.6亿元,规划建设为集生物质能源、生物新材料、生物制品、新型发酵饲料、食品配料、研发中心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及与之配套的现代仓储物流和公用工程中心。目前,一期工程30万吨燃料乙醇及配套项目已经投产。

张德国介绍,公司未来将以燃料乙醇为主打产品,实行多元化发展,20万吨/年果糖项目、30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10万吨/年发酵饲料项目、5万吨/年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等。项目完成后,中粮生化玉米、水稻等农产品加工能力可达200万吨/年,实现产值约100亿元,成为中粮集团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生物产品生产基地。

责任担当 亮出一个“敢”字

“中粮生化作为国企,一直勇担社会责任。2015年以来,公司投入1亿多元,力求环保达标。”张德国说。公司自筹资金对自备电厂实施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后,今年8月,按照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2018年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公司又投资对两台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二氧化硫、氨氮化物、烟气排放均要达到规定标准。

在进行环保升级改造的同时,实施污染源头管控。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全部经环保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废气经在线监控,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提高中水回用率,实现水的循环利用,降低吨产品废水排放量。“中粮生化经营布局立足安徽、辐射全国,对安徽的发展倾力支持,在农业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据统计,2005年以来,公司玉米加工量约2000万吨,占皖北玉米年产量的近30%,有效解决了皖北每年120万吨水分高、霉变大等指标不好的玉米销路,缓解了农民“卖粮难”,实现农民增收约2亿元。公司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行“订单农业”,探索推广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优化玉米、花生等种植品种;积极推进供应链融资,为农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了“24小时收购模式”,降低售粮客户成本,带动了农民增收。

在国家试行不宜存玉米、稻谷定向销售政策后,中粮生化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积极配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至今年8月,竞拍使用了约100万吨玉米、100万吨超期稻谷的加工转化任务,有效发挥了燃料乙醇加工企业在国家“去库存”中的积极作用。

燃料乙醇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据测算,至2017年底,仅安徽省内累计用于混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总量为280万吨,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约2700万吨。通过使用燃料乙醇,安徽省内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万吨,促进了绿色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未来,中粮生化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生物技术创新基地,成为中粮在华东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物产品加工基地,成为安徽省乃至国内实力最强的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张德国对此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抢抓政策机遇,实现更大作为

围棋对弈中有“宁输十子,不失一先”的说法。

探访蚌埠工业十强企业,近日,我们先后行走了中粮生化沫河口分厂及安徽公司总部。作为央企的国有企业,中粮生化政策敏感度高,以“不失一先”的意识抢抓政策机遇。这是他们实现更大作为的重要因素。

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除试点省份外,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这对于以生产燃料乙醇为主业的中粮,是重大政策利好。

从蚌埠市看,按照市委市政府退市进园总体部署,中粮生化较早启动退市进园工作,于2016年4月在沫河口工业园开工建设中粮蚌埠产业园,经过几个月的试生产,本月其主打产品燃料乙醇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从蚌埠西郊搬迁至沫河口,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迁移,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从设备更新、工艺转换、管理系统升级,到产能提升,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燃料乙醇产业面前,在上述一系列方面实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目标。

退市进园,中粮生化再次抓住了升级转型发展的政策机遇。正如中粮生化安徽公司总经理张德国所言,“‘退市进园\’的‘退\’正是为了‘进\’。”按照企业的未来规划,到2020年,预计燃料乙醇产能达到80万吨/年,成为华东及长三角重要的燃料乙醇生产供应基地,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执笔:刘志清)

新闻推荐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关于铜陵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资产的处置公告

(单户股权类资产)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司”)拟处置所持有铜陵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特...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