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见闻 □刘学升
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于今年8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由于工作日不便离开单位,我选择了8月25日(周六)前往参观。主要的目的,是在这次博览会上选购一些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
到了图书博览会现场,我感到今年的博览会与我前两次参观的第24届、第23届博览会相比,更显得盛况空前,也看得出来自国内外的各参展机构为此均作了精心和充分的准备。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办公室主任宋向伟大姐,就及时在她的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中国作家馆”在图书博览会中的活动安排。我到“中国作家馆”时,正逢该馆举办“《中国当代作家论》丛书发布及分享”活动,出席的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和丛书之《严歌苓论》的作者刘艳、《阿城论》的作者杨肖等。我在现场的椅子上坐下来,聆听他们谈论创作体会,研究所熟悉作家的精神构成,解析作家作品的精神实质。直至活动结束,我仍觉得意犹未尽。
我对一些参展机构设计的读书宣传语比较欣赏。如“上海出版”提出的“书涵万象、海纳百川”,“湖北出版”提出的“书香荆楚、文化湖北”,“河南出版”提出的“根植中原大地、传播华夏文明”。亦有一些参展机构还对品牌宣传语进行了展示,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展示的是“努力建成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公司展示的是“打造中国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出版传媒企业”。我为他们点赞,因为多年来能够承载书香的企业和出版机构,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上的。
在众多参展机构中,让我感到最温馨和最自豪的,当数“安徽出版”了。因为我是安徽人,故乡情结深厚,对此难免有点儿“私心”。看出来,“安徽出版”按照徽派建筑设计,在两旁镶嵌青瓦的洁白马头墙、中间是水墨宏村图片的上方,托起红色的“安徽”二字,显得格外庄重、喜庆和大气。往里走,“安徽出版”映入眼帘,书香之气扑面而来。“品阅安徽书香墨韵、领略世界文化精粹”,安徽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黄山书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新华电子音像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等联袂让各自出版的精品纷纷登台亮相,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安徽著名作家季宇、赵焰、陈先发等人的精美著作。“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若说“安徽出版”书美、人美、设计美,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我在此听到了多位参观者对“安徽出版”的夸赞。
当然,其他参展机构也有让我感到亲切之处。如在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展台,我看到该社为清明杂志副主编赵宏兴先生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一书。在“中国作家馆”的展台,我看到作家出版社为江苏泗洪籍作家许卫国先生出版的新作《父亲的革命》。赵宏兴先生和许卫国先生都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我通过微信将此消息告诉了他们。赵宏兴先生对我这个“老乡”表示感谢,泗洪记者则及时将许卫国先生作品《父亲的革命》入展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消息在《速新闻》发出。
在偌大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参观图书博览会,不知不觉快到了下午五点钟。我虽然购买了近40本书籍,但仍觉得买得太少,尽管书籍已经塞满了我身后的背包,还有一部分用尼龙绳捆好在我的手上拎着。我恋恋不舍地返回,安检时突然发出“嘀嘀”的报警声,工作人员先是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并不觉得尴尬的我,接着对我莞尔一笑:“看您购买这么多书,可能是哪家出版社没有及时将书上的磁条拿下来,我相信您,再见。”对于工作人员的信任,我向她表示感谢——被人信任是温暖的,美好,在这个追求诚信的社会,处处体现。
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地铁归途中,我不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知识有力量,而且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书本有重量。但一想到即将与这些心灵的使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我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还想到,平时经常有朋友问我喜欢读哪些书,也有的朋友要我向其推荐几本。我往往回答自己只是喜欢读一些“闲”书,一些“无用”的书。至于要我推荐什么书,我是万万不敢答应的,最多告诉朋友我最近在读什么书而已。这是我有些固执的性格使然,我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轻松相处,不能将我的读书偏好强加于朋友身上。这既是我对朋友的尊重,同时也希望朋友不要对读什么书而纠结,只要认为适合自己阅读就行了。总而言之,无论读什么书,都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我们美好而不确定的生活引路。读,总比不读的要强。
新闻推荐
3月15日,腾讯视频里播放的《警犬来啦》第48集,王跃文照片以剧中贩毒犯罪嫌疑人照片分别在4分47秒至49秒、4分54秒至55秒两...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