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95后入职被吐槽:进写字楼3千不满意、工厂5千不愿意
又一批95后高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对他们评价如何?半月谈记者最近走访了北京、上海、湖北、辽宁、安徽等地多家用人单位,在他们眼中,95后毕业生从整体看素质全面,具有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等优势,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不足。
“进写字楼拿3000不满意,进工厂拿5000不愿意”
“有的毕业生简历漂亮,但一到面试,问他们一些基本、具体的专业问题,竟然都回答不出来,要的薪酬却比有工作经验的人都高。”北京一家企业一位招聘人员叹息。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一些用人单位反馈,许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岗位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岗位匹配度不高。
一位国有施工企业从事人事工作多年的邢先生说,近几年招的大学生“学得都偏理论,专业知识不扎实”,岗位匹配满意度仅有70%。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虞秀芬同样称,招来的毕业生跟企业需求对接有差距,并且缺乏创新意识。
“有些同学就是因为专业基础没有打好而失去竞争力。”上海一所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说,去年,深圳中学来校招聘,有130多位研究生竞聘但全部落选,落选主要原因是专业考试成绩差。根据学校调研,不少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将大量时间用在打游戏上,影响了学业。
“感觉招的大学生不少是眼高手低。”合肥科硕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介绍,很多学生想进写字楼做白领、拿高薪,但能力又达不到,“进写字楼拿3000不满意,进工厂拿5000不愿意”。
“上不上班无所谓,成天工作不回家受不了”
“现在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都不如过去,在他们眼里,辞职很正常;他们大都追求安逸的生活,培训时跟他们讲老一辈人奉献吃苦的精神,他们反问为什么那么傻,大不了辞职呗!”邢先生说,近几年来,因受不了工作的苦累,新人流失率越来越高,一年内就辞职的比例达30%,去年增长到33%。
邢先生举例说,有个大学生刚工作1年多,表现不错,公司本打算重点培养,但学生因要回老家结婚,就轻易放弃了工作,称“上不上班无所谓,成天工作不回家受不了”。还有个大学生就因为项目经理说了他一句“你大学学的啥,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就觉得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愤然辞职。
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就业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追求安逸生活和个人享受,抗压能力较弱。
在人际关系、团队合作、抗压性等方面,一些企业也对毕业生的表现不满意,认为90后、95后大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会先考虑自身利益。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提高。
一家企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表示,“90后年轻人不太愿意跟老员工交流,谦虚学习的态度、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心气较高。”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公司一些年轻人遭遇挫折后通常无法很好地自我调节,有的不想面对干脆就跳槽,抗压能力比较弱。
“学生们都喜欢去好城市、挣大钱,男生比较急功近利,女生缺乏进取心,“下了班别找我”,累的活儿不去。另外还有一些家里条件好的毕业生不着急找工作,或考研或出国,推迟就业。”辽宁一所高校就业办老师说。
“投简历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邢先生观察,许多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都较盲目,大学期间又缺乏职业规划和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导致对专业和行业并不热爱,学不精深,入行后就坚持不下去,有的干脆转行不干了,这对于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都是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很多来应聘的学生对目标不明确,投简历比较盲目,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北京一家企业招聘人员说,“有人拿着简历直接问我,“您看看我能干什么”,而不是说“我想干什么”。求职者还是该有自己的想法和对职业的追求。”
虞秀芬介绍,一些学土木工程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工程项目的环境如何,也没有去过项目部。“学生不了解将来的工作,如何喜欢、选择这份工作?企业招聘也有风险,因为错过这个时间就招不到人了。”
长春大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跟市场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学生的生涯规划也比较欠缺。
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能力,更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多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建议,一方面,需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在研究、应用上对标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让企业参与到学生课程教学中,便于学生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岗位需求,可与企业以“订单式”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大对学生正确价值观、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找到兴趣,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原标题《中看不中用?眼高手低? 部分95后毕业生入职被吐槽》)
新闻推荐
公务车当配国产车,用房超标须腾退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