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淮水谣》: 寻找记忆中的故乡

市场星报 2018-08-31 01:07 大字

《淮水谣》(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曹多勇著)讲述了一段关于淮河和淮河岸边百姓的故事,其实更是一段关于淮河的记忆。故事以淮河岸边的乡土大地为场景,以一户韩姓的农民家庭为描写对象,通过两代人为了生活、事业和婚姻的奋力打拼,铺陈出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与寻常人生,及其浸润在其中的民俗风情与乡土伦理。同时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淮河两岸农民复杂的心路历程及其淮河两岸农村的沧桑巨变。

这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住在淮河南岸的韩老头夫妻俩忠厚老实,热情善良,两人年轻时一见钟情,结婚后相互扶持,养育四个子女。他们虽辛苦操劳一生,但终因文化、思维、眼界的局限,一家人一直平平淡淡、紧紧巴巴地活着。他们膝下的四个子女性格各异,由此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老大韩新云聪明好学,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端上了公家饭碗当上了老师。但是兢兢业业教书二十年,韩新云还是和粗鲁、俗气的工厂女工老婆过着不好不坏、不冷不热的日子。老二韩新水厌恶读书,但头脑活络,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开了矿、盖了楼,赚到了大把钞票,娶到了如花美眷。老三韩新雨温顺听话,干啥都不温不火,技校毕业后在镇上开了家农机修理部,却因娶了个带着孩子的离婚女人,让老韩头既伤心又操心。唯一的、最小的女孩韩新苗青春期爱上了技校同班男同学苏聪,此后的上职大、去煤矿工作,都是因为追随着苏聪的脚步。十年的苦恋终于有了结果,她如愿以偿地嫁给了苏聪,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幸福。

作者曹多勇先生在本书《后记》说,书中韩家人世代居住的大河湾村,也就是他儿时的故乡,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曾经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依旧鲜活地存于记忆中,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消失。对于曹多勇先生,淮河养育了他的生命,他用一辈子去书写淮河和大河湾的本色和灵魂,这种交缠与回馈如此完美、自然。虽然他行笔风格蕴藉而内敛,却饱含真情,有一种温和而坚韧的力量。很显然,作者对淮河岸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熟悉并热爱,且具有向善的悲悯情怀,令人读后余味悠长,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真诚的解读。

新闻推荐

河北为困难大学生发“助学红包”:免费饭卡、勤工助学岗位

新学期开学在即,河北省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生源地贷款等资助政策外,各高校还推出一系列“助学红包”,帮助家庭经...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