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漠孤烟”如今“塞上江南”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相约宁夏见证辉煌”,8月7日至9日,第23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在宁夏举行,来自全国27家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相互交流经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报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做法,聆听“塞上江南”的发展故事,见证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宁夏。
紫
色梦盘活千年旱塬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带回葡萄。2000多年后的今天,宁夏这片神奇土地上结出一片“紫色梦”。相比种植传统农作物玉米,葡萄不仅节水,经济效益也更突出,是玉米的4~5倍,在盛果期每亩可达3000~4000元。
“我们依托纬度的天然优势,方圆50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源的优质环境,以及年降雨量29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050毫米的充足光照,酿造出纯正的葡萄酒。我们酒庄生产的‘千红裕\’系列葡萄酒,自2015年以来共获得20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宁夏吴忠市汇达酒庄副总李财说。
从2007年开始推广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产业以来,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这片东临黄河水、西依贺兰山的土地上,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27万亩增至57万亩,是中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产区,成为中国葡萄酒界奖牌榜的领跑者。据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统计,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已在国内外各项大赛上获得500余个奖项。仅2017年,宁夏葡萄酒就在国际顶尖赛事上获得150多个奖项,创历年之最,占中国葡萄酒获得国际奖项的一半以上。
黑
黄金焕发时代活力
站在相当于600个足球场大的神华宁煤集团煤制油项目现代化厂区内,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戈壁荒滩。这个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仅用3年多时间,就在宁东这片西北荒原上建成投产。
2004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神华宁煤集团建设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在此后长达8年时间里,神华宁煤与掌握煤制油核心技术的南非沙索尔公司展开拉锯式谈判,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期间,国内自主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随后几年间,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变成一个“国家示范型实验室”,联合国内29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攻关完成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国产化任务,项目国产化率超过98%,且多项指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与欧美日制造业巨头的竞争中成功“逆袭”。
2016年12月28日,神华宁煤集团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正式投运。“每吨煤发展煤制油的价值相当于原煤直销的7倍。如果我们坚持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探索出一个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煤制油模式,煤炭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局就有望解开。”神华宁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邵俊杰说。
红
果果名扬长城内外
中宁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1978年,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仅6024亩,至2017年已增加到20.3万亩;枸杞种植面积占宁夏全区23%,占全国10%;枸杞干果总产量占宁夏全区56.5%,占全国23.5%。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中宁人对枸杞种植的世代传承和发展。
2016年,中宁县启动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有机枸杞认证试点暨GAP认证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枸杞种植形成了“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建基地”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立了强有力的生产监控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基地建设规模和档次。
伴随着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宁枸杞具备了种植、加工、市场、品牌、科技、价格、文化优势,已成为该县最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中宁也因此成为世界枸杞品质最优、单产最高、出口最多、产品种类最为集中的核心生产示范区域。中宁枸杞交易市场更是凭借年交易总量13万吨以上,成为全国枸杞集散地和枸杞价格晴雨表。
金
饭碗演绎中卫传奇
走进以沙闻名的中卫,不仅感受不到肆虐的风沙,还会有一种置身塞外江南的感觉。“麦草方格治沙法”成为中卫人引以为豪的一大杰作,因治沙成果卓著,沙坡头治沙科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如今,中卫不仅人进沙退,蓝天白云常驻,现代农业、旅游业、特色产业都因沙而富。沙漠,也成了中卫人的“金饭碗”。
5A级国家旅游景区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既具江南景色之秀美,又兼西北风光之雄奇。乘坐刚刚启用的世界首条沙漠天梯,中外游客可尽情感受沙漠、黄河风光的雄浑与浪漫。自然奇景不仅吸引了游客,也使得当地的旅游收入成为防沙治沙工作持续推进的资金保障,实现了治沙造林与旅游经济效益的双赢。
宁夏香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飞,用了近10年时间与沙漠“较劲”,终于在沙漠里建成农场,利用干燥和通风的特点,在沙漠中养牛,利用牛粪改善沙漠土质,最终变成了草畜一体化,包含奶牛场以及沙漠蔬菜大棚、经果林和酿酒葡萄种植园的沙漠农场。沙漠农业,正成为中卫人的新“聚宝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电(记者姜刚董雪)记者从安徽省农科院了解到,该院与中科院合肥智能所联合研制的“水稻病虫害智能识别与服务系统”...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