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内外兼修刷新颜 美丽新站入画来

合肥日报 2018-08-15 02:15 大字

盛夏的新站高新区,学林公园建设与管养同步进行,湖水粼粼,香林曲径,风景秀丽;新蚌埠路新增街头游园,行人嬉戏逗留,花木竞放,层次动感;多彩绚丽花境,一路繁花一路景,转角路景遇到好心情……

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下足绿色功夫,做好生态保护文章,改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为打造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新站蓝”“新站绿”“新站美”在朋友圈不断刷屏。

环境保护合力形成集聚

水清、天蓝、地绿,是美好愿景,更是现实目标。

新站高新区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扎实开展工业污染治理,严控扬尘污染,强化面源污染治理。

1~6月份,全区PM10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均低于2017年度同期浓度水平。

水环境标本兼治。全面开展雨污混接整治工作,累计完成600多公里管网排查、检测,二十埠河生态廊道工程已完成上游泗水路至淮海大道段整治,小板桥河上游河东水库已完成水库水生植物栽培。目前,河东水库、陶冲泄洪道水质消除黑臭现象,全区未发现新增黑臭水体。

绿色发展刷新新站“颜值”

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第一道门槛便是环保关。由“招引”变成“挑商选资”,挑的是产业定位,选的是生态保护,折射出全区紧扣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预期目标。

对全区资源进行精细盘点规划,按照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环境污染小、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定位来寻找适合发展的产业。上半年,全区5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55.3亿元,同比增长9.2%,战新产值占全区产值比重高达83.6%,战新产业日益成为新站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建管并举,方有长效。

“大城管”更讲究小细节。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构建大城管模式。开启环境卫生“水洗新站”模式,对重点区域定人定岗保洁, 启动“智慧环卫”建设。上半年,共完成数字城管案件39338件,按期结案率99.82%,结案率99.98%,引入“天网”视频监控系统,每天区级城管平台人员对全区1226个探头进行检查,向精细化管养要实效。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成绩的背后,除了一幅幅蓝天白云、绿色发展的生动画面,还凝聚了新站高新区人民致力生态环保工作的决心、信心和努力。

8月,安徽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合肥市,开展为期1个月的环保督察工作。对新站高新区而言,环保督察是“良医上门”。

对前期中央环境督察期间发现的问题,实施“挂图作战”,确保按时销号。为确保问题真整改、改彻底、不反弹,持续增加环保排查频次,建立“回头看”制度。上半年,“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卓有成效,关停企业33家,违法企业处罚29家,罚款金额200多万元。落实整改中央环保督察事项,加大环保联合执法力度,适用新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封违法企业6家。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新站高新区将继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充分履职尽责,以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动力,增强发展后劲,倾力打造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区。

·张敏·

新闻推荐

“摩羯”走远 短暂清凉后高温又来袭

台风“摩羯”走远了,受“摩羯”影响,12-13日安徽省出现降水,短暂的清凉之后,高温又来袭。安徽气象部门预报,15日淮河以南有34~3...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