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太和药商大军 演绎药业传奇 省商务厅卢宏世处长:太和药商如同安徽版“犹太商人”

市场星报 2018-08-13 09:45 大字

[摘要]省商务厅卢宏世处长:太和药商如同安徽版“犹太商人”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数以万计的太和药商“闯入”医药市场,开启了艰难而又伟大的创业过程。

经过多年拼搏,成就了如今占据全国医药半壁江山的“太和医药”,并逐渐转型进入上游研发领域。在此基础上,太和经济开发区凭借现代医药等主导产业,实现了多项跨越式发展,并因此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期,位列“准国字号”。

自此,太和医药正式强势崛起,华东药都也随之破茧欲出。作为这一切成绩最大的“功臣”,被称为安徽版“犹太商人”的太和药商又是如何打拼出这一片“医药江山”的?今天,让我们走近太和药商,听他们讲述当年的创业故事。 □ 曾梅 夏威

赵伟:药商大军是太和医药发展“最大功臣”

“太和人能吃苦、肯拼搏,第一批闯出去的‘药贩\’们带动了更多的太和人加入药商队伍。他们北上南下、收购药厂,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一个庞大无比、又错综复杂的医药大军。”太和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伟介绍说,今天,太和已经是“买全国、卖全国”的全国最大医药集散地,其中华源物流5000多家药企、3万多种药品驻场销售,2017年销售收入320亿元,早已由单纯的医药购销发展建立起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医药全产业链。

华源医药董事长王军、贝克制药董事长王志邦、万森堂大药房总经理徐齐贤、万春医药董事长刘万春、一帆香料董事长马守英、悦康药业董事长于伟仕、四环科宝董事长张建强和总经理张建立兄弟……他们有的脚踩乡土、深耕家乡,有的带着闯天涯的勇气精耕他乡,在全国各地耕耘出一片天地后,又回到太和建厂投资,反哺家乡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本土药商大军,正是太和医药发展的最大功臣。”赵伟感慨道。

而多年从事开发区管理服务工作的省商务厅卢宏世处长也表示,太和药商骨子里的开放、拼搏精神,宛如安徽版的“犹太商人”,也正是这十万药商大军成就了如今的太和医药。

贝克制药董事长王志邦:家乡医药产业需要我们

“家乡太需要有人回来建设它。”采访中,王志邦操着浓重的乡音感慨道。

2000年,带着为安徽华源收获数亿元销售额的成绩,王志邦依然离开华源,选择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刚开始手头有1000万资金觉得不少,但真正开始搞医药产业才知道花钱如流水。”他说。经过艰苦创业,终于在两年后成立了安徽贝克药业,2006年公司还参加了法国巴黎的国际医药原料展览会。

如今的贝克联合制药掌握着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拥有国内产能最大、品种最全的抗艾滋病、抗乙肝原料药生产基地,开创了国产抗艾滋病、抗乙肝药物的先河。公司主要生产抗艾滋病新药——利托那韦,历时7年研发,结束了国内长期依赖进口抗病毒药物的历史。

如今,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6亿元,并将在未来2年内完成上市,实现产值300亿元,未来7年实现产值上千亿元,市值2000亿元,跻身国际化大型药业航母系列。

悦康董事长于伟仕:选择制药就要对生命负责

“选择制药就要对生命负责!”作为太和药商转型发展的代表人物,中年创业的太和药商、悦康药业集团董事长于伟仕是一位骨子里透着坚韧不屈和敢于拼搏的皖北汉子。

1988年,30多岁的于伟仕毅然放下体制内的铁饭碗,南下广东创业,很快创办了悦康公司,凭借着诚信口碑不断壮大。

如今公司研发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立卫克”等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列,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制药行业百强,被美国《福布斯》评为2008、2010“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2010年4月,先后入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百亿元级重点培育企业和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而就在不久前,由悦康药业投资15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的安徽生物制药产业园也已初露雄姿。

披荆斩棘三十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在于伟仕和老一代太和药商的身上,最为贴切。

新闻推荐

安徽警方打掉一“套路贷”涉恶团伙

新华社合肥8月12日电合肥包河区公安分局近日打掉一个以车贷为幌子的“套路贷”涉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资金达1...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