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 流行歌曲开始担当社会责任
电影《黄土地》。还记得1985年的夏天吗?随着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先生一曲动人心弦的《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四世同堂》成为一代人难忘的回忆。这一年,大家熟悉的《明天会更好》唱响,这首歌把流行音乐从书写个人情怀提升到社会责任的层面;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引起巨大反响,这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的真正崛起;具有“寻根文学”意味的《黄河东流去》获得茅盾文学奖……
本报记者张向阳
《明天会更好》
公益歌曲的典范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这首大家熟悉的《明天会更好》创作于1985年,歌曲用平和而热切的音调,表达了人们祈求和平、期待明天会更好的美好心愿。
1984年,非洲发生饥荒,为援助灾民,美国歌手联合举办演唱会,并推出歌曲《WeAreTheWorld》,演出所得和专辑版税全部捐作赈灾款。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明天会更好》的创作者们希望模仿《WeAreTheWorld》群星为公益而唱的模式,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这首歌的歌词是罗大佑、张大春、张艾嘉等7人在酒吧里创作而成的,曲子则是后来成为流行乐坛领军人物的罗大佑在大雨天坐在车里灵感乍现,就着车内昏黄的灯光神奇地一气呵成谱就的。
集合了罗大佑、张艾嘉、李宗盛、蔡琴、苏芮、潘越云等中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地60位华语乐坛歌手,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打破了签约限制,共同演唱的这首《明天会更好》,可以说是一次空前的创举。
因这首歌旋律非常美,特别适合流行;加之很诗化的歌词,很好地表达了一代年轻人对青春、对生命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质量和思想深度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直至今天看,仍然是一首经典作品。《明天会更好》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是很多人的青春纪念,也是很多人心中公益歌曲的代表。这首歌曲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毕业季里,重大演出中,赈灾义演活动现场,成为公益歌曲的典范。
《明天会更好》的出现,把流行歌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乐评人金兆钧认为,“以往较早一点的流行歌曲更多的还是写个人和小众情怀这样的感觉,流行音乐在比较重大的社会事件面前,有自己的明确表现。这个意义应当说是挺大的,作为流行音乐应当有更大的社会关怀,要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黄土地》
第五代导演扛鼎之作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史公认的第五代导演开山立派之作,是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但是,真正为第五代赢得国际性声誉,并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则是《黄土地》。
《黄土地》改编自柯蓝的小说《深谷回声》,是中国电影的双峰——陈凯歌、张艺谋的“会师”之作,在当时革新了中国电影叙事语言的《黄土地》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中国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作为导演,陈凯歌点明本片“大言无声,大象无形”“黄河远望”的影像风格,寻求构图上的完整和形象的平实,以细节打动人。电影《黄土地》决不仅仅是要向我们讲一个陕北农村封建包办婚姻制下少女翠巧逃婚追梦的故事,其真正的内涵在于揭示古老黄土地与民族根性切实难分的依存联系。《黄土地》的电影风格和语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新影像,并深深影响了整个第五代导演的早期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大色块和视觉强烈的摄影、西北黄土地的民俗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让中国电影呈现了另一番不同的风貌,也标志着第五代与以往中国导演不同的视野和历史视角,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
当时担任摄像的张艺谋曾说,我们能拍摄的内容很少:土地、窑洞、黄河和四个人物。然而,片中的每一景,每一人都承担起了符号的作用,每一个元素都起到了叙事的作用。影片四个主要人物,四种色彩,非常简单,但却让人非常震撼。
张艺谋回忆拍摄过程时说:“这部影片的画面色彩要出调子,出情绪,尤其要出情绪,做到饱和和凝重,对比强烈。不学中国年画的设色鲜亮,而取它的单纯浓郁。”在黄色的主调中,再配上黑、白、红三种颜色,即黑色粗布棉袄,白色的羊肚毛巾,红色的嫁衣、盖头。虽然这种色彩处理不完全是写实的手法,而是经过了提炼和概括,但这种很简单的画面色彩,却将对黄土地、黄河和黄土地上的人们的感情极其强烈地表达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黄河和黄土地养育的这群人的生活现状及这方土地上的文化信仰。
《四世同堂》
充满京味的首部长篇电视剧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伴随着骆玉笙先生悲壮有力的京韵大鼓,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的1985年,根据老舍原著改编的28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登上荧屏。
1937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他们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了一个噩梦般的世界……抗战八年,北京小羊圈胡同里的荣辱沉浮牵动着观众的心。
当年拍摄《四世同堂》,导演林汝为累掉了17颗牙。为改编剧本,她把老舍夫人胡絜青家的门槛都要踢破了,在这一趟趟的拜访中,老舍的京味儿渐渐轮廓清晰,被她后来总结为“礼数”表现在电视剧里。林汝为回忆,拍摄时条件很苦:“12月份的北京已经很冷了,摄影棚外的大屋子里只生了一个炉子,中午拍完戏,所有人都拿出自带的饭盒,三五成群地扎堆吃饭。”
演祁老太爷的老爷子邵华是出了名的认真,每有大动情绪的戏,有肺心病的邵华就故意停药,宁可胸闷、气喘,以传递祁老爷的满腔愤懑。邵华是上海人,拍戏前,他向林汝为保证,学北京话,演出来果然是地地道道的京腔。
《四世同堂》播出后,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文学性引起强烈反响,一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话题。老舍先生的原著也因此而重现光彩,这部剧充满浓烈的京味特色,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长篇电视剧。
《黄河东流去》
认识中国的一把钥匙
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著名作家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以此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小说中礼赞黄泛区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淳朴的民风,也描绘了一幅鲜活的中原民俗的风情画。
《黄河东流去》是李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入思考,总结自己创作道路上的经验教训而完成的一部力作,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小说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予以全景式观照和扫描,在具有文学审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了社会学价值。
这部小说旨在“重新评估一下我们这个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力量”,探讨“是什么精神支撑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文化主题,因而具有“寻根文学”的某些意味。李准曾说:“在描写他们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同时,我也描写了他们的因袭负担,描写了那些落后和愚昧的封建意识。这些精神枷锁,就像几十条绳索,沉重地套在他们身上——无疑,这是我们国家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说,如果“寻根文学”的最早意向在1979年《黄河东流去》(上集完成于1979年)中开始萌动,那么到了1985年,它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文学口号。李准认为,“伦理是产生道德的基础”。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伦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农民的道德观念。“不了解中国农民就无法了解中国”,如果用这个概念来推理和引申,那么可以说,研究中国农民家庭的形成和变化,是“认识中国的一把钥匙”。
新闻推荐
任何人都可检举 破坏公路安全行为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依法调查处理举报事项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依法调查处理举报事项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