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渔民上岸 修复生态
本报记者 夏海军
“改种石斛后,人变白了,日子也比捕鱼轻松。 ”这是在赤水河捕鱼30年的老渔民周文贵见到记者时说的话。 7月24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组来到贵州省赤水市丙安镇艾华村,了解到这里世代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为保护长江流域珍稀鱼类,成功转型为新型农民。
丙安,古称丙滩。因位于赤水河中游川黔闻名的大险滩——丙滩而得名。史料称,早在商殷时期,这里就有古人渔猎的踪迹。在古镇丙安的一个客栈,接受采访的周文贵显得很淡定。他说,祖辈相传打鱼技艺,没想到到他这一辈上彻底“洗手”了。“对于这个转型,我当时也一度想不通,担心转产后生活没有着落,但现在是举双手赞成。 ”
渔民洗脚上岸,这源于当地政府对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 2017年1月1日,贵州省率先启动长江流域赤水河贵州段10年禁渔工作,并对赤水、习水、仁怀3县(市)291户有合法捕捞证的渔民实行转产转业,每户平均补偿15万元左右。
“刚开始不太适应,一到下雨天就担心船是否停靠安全,现在已经习惯不打鱼的生活了。 ”老渔民汤永盛说。
作为生活在赤水河畔的 “土著”,周文贵回忆说:“20多年前,几乎每天都能捕到二三十斤野生鱼,后来平均一天只能捕到八九斤鱼,而且捕的鱼个头越来越小。看着赤水河的鱼类资源一天天减少,我们也很着急。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河里常年生长着160多种鱼类,其中有46种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贵州省的禁渔令,让靠水吃水的渔民几乎同一时间上岸,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另谋生计。
汤永盛是一个成功转型的渔民。他在上岸之前,一天能在赤水河打到12斤至20斤野生鱼,一年收入七八万元。转产转业后,他用政府补偿的资金,办了一家竹筷加工厂,一年收入也有7万多元。
而周文贵并没有汤永盛那般顺利,他学种石斛,由于经验不足,刚开始还损失了一些石斛苗子。“第一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倒贴不少。今年石斛至少有2万元收入,以后规模上去了,肯定不比打鱼差。 ”周文贵充满自信地说。
渔民上岸,让赤水河贵州段每年减少了60吨的鱼类捕捞量,大大促进赤水河鱼类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贵州省渔业局局长刘有明说:“按照收入不减少、生活质量不下降原则,政府积极帮助291户渔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旅游餐饮、竹木加工等,实现渔民稳定退捕上岸、发展其他生产。 ”
“渔民上岸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保护问题。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当中,渔民这一群体不能被忽视。”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维系着渔民的生计,在历经开发与保护的变迁之后,不仅是贵州省,其他地方政府要引导渔民转型,做到能上岸、能致富。
·记者手记·
为上岸渔民再送一程
让渔民上岸,有时只靠政府一纸政令,但是做到稳得住、能致富,关键要靠产业发展。这个问题在安徽省也同样存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渔民转产转业的困难有二:缺资金、缺技术。为此,地方政府要在渔民上岸之后送一程。首先,要有合理的补偿机制,让上岸渔民上岸安心、“洗手”放心。其次,要迅速“输血”,上岸伊始立足未稳,最缺的是启动金,要合理、及时发放,做到雪中送炭。再者,要精准“造血”,针对渔民的兴趣、技能、文化程度等因素,给予相应的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为发展产业打牢基础。
在共抓大保护的进程中,期待有更多渔民成功上岸。
新闻推荐
2018年,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成立十周年。为展现邮储银行十年间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的累累...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