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看不中救本报探访省城游泳市场发现乱象不少救生员配备不足无证也可接受面试
[摘要]本报探访省城游泳市场发现乱象不少救生员配备不足无证也可接受面试
硬塑料做的“救生圈”
夏季高温催生了泳池热,不过日前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探访省城周边泳池发现,一些室外游泳池配备的救生圈是“假牙”、深浅水区无明显警示标志,更令人担忧的是,游泳场馆的救生员没有足额配备。在明知记者没有证件的情况下,有单位仍不拒绝记者面试泳池救生员岗位。
[实探]
深浅水区没有明显警示标志
位于长江东大街的紫云府小区前几天刚刚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泳。从上周末起,工作人员小郑就感到人满为患带来的压力,“泳池的人跟下饺子一样,教练和救生员有些忙不过来,我们工作人员也得在池边站着监护消费者的安全。”
如此热闹戏水的场景,在7月9日晚再次显现。当日19时,记者在该小区泳池边探访发现,泳池里已经有近五十人下池游泳,绝大多数是儿童,不少家长都在岸边盯着自己的孩子。一同注视池内人员安全的,还有岸边的两名救生员。记者留意到,两人没有穿专业的救生衣,但配备了口哨。
郑先生说,“泳池也分深浅水区,浅一些的有0.8米、1米的,深一些的有1.6米的。”不过,该泳池的深浅水区却没有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0.8米和1.6米的“分界线”仅用高出泳池水面一米多的彩旗绳阻隔,一些在池中“玩嗨了”的孩子无暇注意到分界线,有家长认为,应该把深浅水位标志设置得再明显一些,在下水前就让家长和孩子充分了解深浅水区的位置。
探访中,记者还发现该泳池边悬挂的两个橘红色的救生圈是“假牙”,摸上去是硬塑料制成的。“池边悬挂的救生圈就是应付检查的,用这个救人还不得把人砸伤?”郑先生告诉记者。
[调查]
教练带太多学员存安全隐患
紫云府游泳池由省城一家体育运动公司承包经营,该公司张姓教练介绍,“我们针对儿童普遍的是10人制小班教学,学费是900元,一对一教学模式也有,学费2200元。”作为紫云府唯一一名教练员,张教练称自己已获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证。
一个教练要教10名学生游泳,时不时还要与外来散客共处一池,安全性如何保证?张教练称,“紫云府泳池几年前开班就是这样过来的,只要讲课时仔细一些,孩子们会没事的。”
走访中,记者发现省城多个小区的游泳馆培训班针对7岁以下学员的初学班,一个教练每班最多可带10人。仅有一家小区泳池的教练员高峰期同时带了14名孩子学游泳。
曾做过游泳教练的业内人士方先生向记者透露,暑期是儿童学习游泳的旺季,一个教练带十几个甚至更多孩子学习游泳的现象在各家游泳馆都非常普遍。“教练多带些孩子可以多拿提成,场馆也能节约成本。”方先生介绍,不过这样就存在一个安全问题:一个教练带十几个孩子还要照顾外来顾客的安全,难免顾不过来,肯定存在安全隐患。
无证也可以应聘泳池救生员
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游泳场所)》规定,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配备固定水上救生员2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水上救生员。“游泳场馆不允许聘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担任救生员,救生员要接受过专业培训,必须持证上岗。”省体育局田径游泳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国家早已经对游泳池的救生设施和救生人员作出规范,体育部门要求游泳场所都要执行。“现在合肥游泳馆这么多,尤其是在夏季,游泳生意这么好,肯定会需要更多的救生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游泳池是否按规定配备有证救生员,很难说。7月9日,安徽商报记者求职各大游泳池的救生员,有游泳场馆的工作人员在明知记者没有救生员证的情况下,仍然表示记者可以去面试。
■提醒
选择游泳场可“闻”卫生状况
合肥市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市民,选择游泳场所,应首先看该游泳场所证照是否齐全,并查看其水质情况量化等级,等级越高整体卫生状况越好。进场后,先看浸脚消毒池、强制通过式淋浴装置等卫生设施是否齐全,更衣室地面、墙面等是否清洁卫生。其次,要通过观察池水是否清澈透明、水面有无颗粒漂浮、池底有无沉淀,以及池水是否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等办法判断水质是否良好。
遇溺水救援需靠心肺复苏
眼下正值高温酷暑天气,也是溺水的高发季节,一旦发现溺水者,怎么做才是快速有效的施救方法?“发生溺水时,其实有一个施救误区,就是施救者把溺水者救上岸后,会按压溺水者腹部或把其头朝下‘控水\’。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管建国提醒,这种方法不可取,一旦发生溺水,正确方法是在第一时间拨打120的,同时为溺水者打开气道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溺水者来说,心肺复苏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措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悟实)7月10日,副省长杨光荣赴省旅游集团调研,实地查看安徽饭店扩建升级项目,详细了解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现场协调...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