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游戏成瘾“入病” 你“中枪”了么?

江淮晨报 2018-07-05 01:01 大字

[摘要]游戏成瘾≠爱玩游戏,“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仍沉溺于游戏”是判断是否成瘾的重要依据

窝在沙发上,紧盯着手机屏幕中的游戏角色,整日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呼风唤雨”……当电影《头号玩家》中的酷炫场景变成了重度游戏玩家的日常生活写照时,就不是一件多“酷炫”的事情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布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障碍)”列为精神疾病,消息一出便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游戏成瘾”究竟有多“麻烦”?“成瘾”和“休闲”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被列为精神疾病后,“患者”如何进行治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案例

7年本科“生涯” 皆因游戏成瘾

2011年,18岁的小叶考入了合肥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并就读于该校的热门专业。如今7年过去,当同龄人正在工作岗位上展露“锋芒”或已完成进一步“深造”时,小叶却刚拿到本科毕业证,才开始找工作。原来,因为在读大学时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小叶屡屡“挂科”,导致其未达到合格毕业所要求的学分,从而延迟毕业了两年。小叶就读的专业本身是5年制,因此直到今年夏天,他才顺利毕业。

“那段时间反而感觉现实生活很‘虚幻\’。”小叶说,他从大二开始迷上了一款叫《剑侠情缘3》的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一开始只是用课后时间玩一玩,时间长了,在游戏里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大家经常约好时间一起打怪、刷装备、开着语音聊游戏……渐渐地,打游戏成为了小叶生活的重心,“有一年冬天我抱着个小毯子‘住\’进了网吧,就为了刷一个高级装备,连通了三宵。”

在沉溺游戏之前,小叶是个挺优秀的孩子。不但成绩好,还是学校各大晚会的“御用”主持人、学院篮球队的核心中锋。可迷上游戏后,小叶与同学几乎“断绝”了联系,晚会、球队比赛不见人影,旷课、旷考更是家常便饭,仿佛在学校里“消失了”一般,虽然老师和家长多次进行干预,但也无法“贴身”照看。最终,小叶因为挂科太多,学分未修满,本该2016年本科毕业的他延迟毕业了两年。“很后悔因为游戏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以后不会再对游戏那么‘疯狂\’了。”小叶说。

专家解析

“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仍沉溺于游戏”是重要判断依据

“自己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影响到正常学习、工作,但仍然沉溺在游戏里无法自拔。这是判断‘游戏成瘾\’疾病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安徽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治医师耿峰说,像小叶这样的状况,就是典型的较为严重的“游戏成瘾”病症。

“所谓‘游戏成瘾\’,类似‘酒瘾\’一样,是一种成瘾性的症状。本质都是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不让他接触这个物质或行为,甚至会产生易怒、失眠等‘戒断\’反应。”耿峰说。

大多伴有“焦虑”等情绪问题 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据耿峰介绍,就目前接诊的状况来看,13-24岁之间的青少年是高发群体,而且他们往往伴有其他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沉迷游戏只是表象。”

除了情绪问题,耿峰表示导致“游戏成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成年人是因为缺乏自信或是现实人际交往有困难;有些孩子是因为平时跟家庭成员沟通比较少,甚至受到家人的影响;当然,有些人就是单纯地痴迷游戏。“我曾经接诊过一个6岁的孩子,他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不给他玩手机,但父母自己却经常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耿峰说。

孩子经常背着家长玩游戏 应引起重视

除了“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仍沉溺于游戏”这种自我判断方法,家长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来进行判断呢?

据耿峰介绍,如果孩子本来玩1个小时游戏就可以满足,但逐渐“变本加厉”到需要2个小时、3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肯罢休;不让孩子玩游戏时,孩子会突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的状态;或者孩子经常背着父母长时间偷偷玩游戏。这时,家长就要重视起来,但不能立刻与孩子产生“激烈对抗”,应及时带着孩子一起先去医院咨询,先判断出孩子是否是“成瘾”、“成瘾”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

“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疗,通过医生与孩子的交往、接触、聊天等方式,来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状态,针对每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成因会有不同的具体方法。”耿峰说,“如果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疾病,有需要的话,我们才会指导病人服用一些抗抑郁等稳定情绪的药物。”

游戏成瘾≠爱玩游戏 不用“草木皆兵”

爱玩游戏并不代表着成瘾,二者不是一回事。对于“游戏成瘾”,耿峰也建议大家不要“草木皆兵”,只要没有对“玩游戏”这件事失去控制,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就不必“上纲上线”太过恐慌。对于普通游戏爱好者来说,是他们控制着游戏,而对于游戏成瘾者来说,他们是被游戏控制了。

“不能因为今天洗了一次手觉得没洗干净,又洗一遍,就说自己是‘强迫症\’啊。‘游戏成瘾\’不是简单的爱玩游戏,确诊为‘病\’是有着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标准的。”耿峰说,“当然,不管是不是‘游戏成瘾\’,孩子有这方面表现,还是希望家长能增加和孩子的交流,改善家庭关系或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

行业声音

电竞专业老师:只会打游戏 毕不了业

随着“游戏成瘾”话题的升温,一些院校里刚开设不久的电竞专业也受到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议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拥有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的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

“我们的所谓‘电竞\’专业,并不是培养很会‘打游戏\’的人。相反,如果学生只会打游戏,根本就毕不了业。”安徽体院运动训练系主任程融说。

据程融介绍,安徽体院的电子竞技运动管理专业是教育部设置的体育类专业,下设在运动训练学科大类之下,主要培养具有电竞运动技能、懂经营、擅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高校学生都要学习的英语、思想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他们的专业课主要是运动心理学,电竞赛事策划与指导、体育经纪人、电竞俱乐部管理等,这些课程都‘过关了\’,才能合格毕业。他们的发展方向也主要是围绕着‘游戏\’这一领域的相关产业参与者,不只是打游戏。”

“当然,就像成为篮球裁判员至少要懂得篮球规则一样,我们会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内容。但是我们会在每一堂专业课上,指导并要求学生不要沉溺于游戏。”程融表示,学校从去年开始招收电竞专业学生,就现在的情况看,这些学生对待游戏本身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游戏厂商:应承担社会责任设置防成瘾机制

几乎在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障碍)”正式列为精神疾病的同时,来自全球各地的游戏协会例如ESA、K-Games以及UBV&G等就发布了联合声明,希望WHO能够重新考虑将“游戏成瘾(障碍)”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的做法。

他们的观点是,“全球有超过20亿人正‘无害\’地享受着各类型的游戏,具有教育、治疗和娱乐价值的游戏价值也有着良好发展。因此,尽管拥有来自社会和科学领域的强烈反对,但我们仍然希望WHO能够在将‘游戏成瘾\’列入明年的《国际疾病分类》最终版之前,重新考虑一下眼前的证据,因为这些证据本身就充满争议和不确定性。”

不过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游戏厂商已针对“游戏成瘾”问题做出了一些有效措施。腾讯公司在去年年底便针对《王者荣耀》等游戏推出了“防沉迷系统”,通过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绑定家长设备一键禁玩等方式来达到约束目的,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厂商参与“防成瘾”的理念。“游戏本身并无‘原罪\’,但我们作为游戏厂商,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承担起‘防成瘾\’的责任,首先就是要在游戏中设置相关提醒和预防机制。”顶羽网络游戏公司负责人操岳说。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盖房子像“搭积木” 节能环保质量高 十七冶承建首个全装配式住宅小区建筑项目下月将全面竣工

■本报记者廖岚钧通讯员钟康龙王月杰速度快,盖房子更像是“拼装组合”;质量好,门窗缝隙大大缩减;用料省,节约水电和人工……装...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