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 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结束了,填报志愿即将开启。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可是广大考生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填报志愿即将开启。填报志愿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俗话说“七分考,三分填”,填报志愿环节对于考生能否上到理想的大学十分重要。面对众多的院校,究竟如何选择?许多考生和家长往往会感到茫然,缺乏方向感。近日,记者走访了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工程大学,请来有经验的老师给广大考生指点迷津。
志愿设置与填报时间
据了解,今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继续实行“平行志愿”设置及投档办法,文理科录取分5个批次: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
今年安徽省继续采取在网上分时段填报志愿的方式。具体填报时间如下:
1、文理科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校专项计划)、高职(专科)提前批;艺术、体育类各批次院校志愿填报。填报时段:6月26日8:00 至6月27日17:00。
2、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志愿填报。填报时段:6月29日8:00 至7月1日17:00。
3、普通文理科高职(专科)批志愿填报。填报时段:7月3日8:00至7月5日17:00。
4、征集志愿(含降分征集志愿)填报:文理科本科提前批填报时段为7月14日10:00至16:00;文理科本科第一批填报时段为7月26日10:00至16:00;文理科本科第二批填报时段为8月3日10:00至16:00;文理科高职(专科)批填报时段为8月12日10:00至16:00;艺术类第二批(本科)填报时段为7月16日10:00至16:00;艺术类第三批(本科)填报时段为7月27日10:00至16:00;艺术类第四批(高职<专科>)填报时段为8月4日10:00至16:00;体育类第一批(本科)填报时段为7月17日10:00至16:00;体育类第二批(高职<专科>)填报时段为8月1日10:00至16:00。
填报志愿的技巧和方法
面对全国众多院校,考生不免眼花缭乱,究竟如何选择?怎样填报才能被自己理想的院校录取?芜湖市第一中学的张毅平老师和唐亮宇老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侯远军老师给出如下建议:
考生填报志愿总的原则是:根据本人的高考总分(含政策加分)和在全省的排名以及对相关批次院校的情况分析,确定每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填报志愿前,考生务必认真阅读《2018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了解近三年普通高校各批次院校投档最低分和投档考生最低分排名情况以及一、二批次本科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名单和其征集志愿缺额计划。考生要详细了解本人志愿所选的几所院校的招生章程和近三年的投档考生最低分比今年同批次的控制分数线高出多少分,近三年有无因为缺额而征集志愿,认真分析研究。考生可结合上述情况,预测今年自己意向填报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确定每一批次中的平行志愿。
三位老师强调,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把握一个重要的宗旨——什么分数填报什么层次的院校,一定要注意平行志愿的梯度问题。一般来说,A、B志愿最好填可以冲一冲的学校(一般录取的希望不是很大);C志愿可以填考生自己比较理想又有很大可能被录取的院校;D志愿可以填考生自己较为满意的院校;E、F志愿,填两所自己能接受、最保险的兜底院校。这几个志愿的录取分数之间要有一定的分数差,这就能保证A、B志愿进不了可以进C志愿或D志愿,至少还能进E、F志愿。如果说六个志愿没有梯度顺序,就可能浪费选择机会,甚至失去该批次的录取机会。
志愿填写次序是否影响录取?
“我考了600分,第二志愿填你们学校会不会录取我?”高招咨询期间,类似的这样问题频繁出现。考生填报志愿时,志愿填写的次序会否影响录取?
针对考生的这一顾虑,侯远军老师指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主要是有些考生并不明白平行志愿的涵义。平行志愿里只有A、B志愿之分,没有第一、第二志愿之分,这意味着,无论将学校放在A志愿还是B志愿,都不会影响学校录取你,而决定因素仍然是你的分数。譬如,考生小明的分数是655分,他填报的志愿如下:志愿A:浙江大学,志愿B:同济大学,志愿C:武汉大学,志愿D:西北大学,志愿E:兰州大学,志愿F:广州大学。考生小红的分数是658分,她填报的志愿如下:志愿A:北京大学,志愿B:浙江大学,志愿C:中山大学,志愿D:江南大学,志愿E:安徽大学,志愿F:青岛大学。如果小红没有被北京大学录取,而浙江大学仅剩1个名额,就小红和小明而言,录取的依然是分数较高的小红,小明虽然填报次序将浙江大学放在第一位,但因分数低于小红而会落选,这就是所谓的“分数优先”。
如何选择专业志向?
填报志愿时选择什么样的院校固然重要,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样十分重要。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关乎考生今后走向社会的一个基本定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没有发展前途?当然也有走向社会后改变专业的。那么,在填报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时,考生应如何选择?
张毅平老师和唐亮宇老师建议,考生可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高考成绩综合考虑,合理选报专业志愿。同所院校内,不同专业的冷热程度不同。如自动化、机器人专业考生填报的人数相对较多,而农学、林学专业考生填报人数相对较少,因此考生所填专业的顺序应该是降幂排列的(即逐渐降温)。当第一专业录取不了,而考生所填报第二专业未录满时才有可能被录取,因此一般不能将热门专业平行排列,如第一专业志愿为国际金融,第二专业志愿为国际贸易;或者第一专业志愿为建筑学,第二专业志愿为土木工程等平行排列,尤其不能六个专业全为热门专业。
对于“专业服从”志愿的填报,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即使你已达到A院校投档分数,投档给该校,但若你所填报的6个专业都被比你分数高的考生录满,而你又专业不服从,院校无法安排专业,极有可能被退档,而退档的考生再投档给B、C、D、E、F等志愿学校的机会很小,只有在这些学校仍有缺额,并且你符合投档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将你录取到这些学校,并且专业也不会太好。如果这些学校没有缺额或你不符合投档条件,这时你只能去参与征集志愿。而征集志愿里,一般那些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基本上也已经招满了,不会进入征集志愿。因此,考生不要轻易选择专业不服从。
什么是“三热”?
采访中,张毅平老师和唐亮宇老师告诉记者,不论哪一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三热”一贯以来都是大家争抢的对象,当然,竞争也是最激烈的。所谓“三热”是指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门地区。
热门院校:在安徽省招生中,同批次院校中历年投档分数线较高的院校,这些院校报考的考生生源充足、竞争比较激烈。提前批次的如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暨南大学、国防科技大等;第一批本科批次的如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南大、浙大、东南大学等。
热门专业:一是经济类,如金融、保险、注册会计师专业等;二是涉外类,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涉外类专业将会更热,如国际金融、涉外会计、国际贸易、外语类、涉外经济、国际法等专业;三是社会科学类,如对外汉语、新闻学等专业;四是建筑类,如建筑学、土木工程、景观学、规划设计等专业;五是高科技类,如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
热门地区:从地理位置看有京、津、沪和沿海开放城市,这些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从交通、气候、饮食看,有铁路沿线和离家近的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省。
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综合往年考生填报专业的情况,一窝蜂填报热门地区的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的考生不在少数,而冷门地区的院校和冷门专业则相对门可罗雀。安徽师范大学宋波老师和安徽工程大学的葛伟阳老师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考生不可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人云亦云,一味跟风挤“热门”,步入选择误区,除非你的分数特别高,优势特别明显,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无学可上的后果。
误区一:追求热门院校。两位老师认为,考生填报志愿时,一窝蜂选择热门院校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际上,一些热门学校虽抢手,但竞争也十分激烈,填报的考生也只有小部分被录取,绝大多数会被淘汰。与其和众人挤“独木桥”,考生还不如退而求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多选一些自己有把握被录取的院校。
误区二:非热门专业不选。宋波老师认为,所谓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社会、家长、考生每个人的认识和衡量标准并不一致。有的人从职业收入衡量,认为经管类、财经类专业比较好,收入高,“钱”途广;有的从专业本身的实力和水平来判断,认为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好;还有人从就业角度来衡量,认为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科专业好。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师范类专业一直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强势专业,但因为近年来教师待遇、就业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考生不太愿意填报。但事实上,每年师范专业学生考取“985”“211”高校研究生的比例高达40%,甚至50%,毕业生中更是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此外,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如果都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法学、英语、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导致供过于求,反而走向社会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所谓的热门专业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数量的增多不断变化,今天的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过剩,四年后说不定就成了冷门专业。而有的冷门专业,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成了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例如,机械制造专业,早几年主动填报该专业的考生较少,如今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所以,考生要将眼光放长远、放开阔,不要被“热门”“冷门”之类的字眼束缚,否则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三:过于看重“双一流”。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要一流院校又要一流专业,但往往不能得偿所愿,大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分数可以上一个好一点院校(“985”“211”类院校)的普通专业,也可以上一个稍差一点院校的优势学科,那这个时候考生和家长就很纠结了,究竟怎么选?葛伟阳老师建议,这个时候不必过于看重“双一流”。首先,要肯定“985”“211”类院校头衔的重要性,毕竟“985”“211”类院校的毕业生今后面临用人单位的选择会毫无疑问占据优势。但对于可以跨入“985”“211”类院校的考生来说,不必过多纠结专业的问题,如果一流的热门专业竞争太大没有把握,可以选择竞争较小的专业,入校后努力学习,还是有机会往好的专业转换的。
记者沐涛 文吴安亚 摄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据悉,该项目为安徽省聚酰胺聚合领域第一个项目,建成后将填补省内在该领域的空白。项目由六国化工股份有限...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