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谈高考: 经过三次高考的他,仍想重返考场
本报记者 张明星 摄影报道
6月7日、8日,经过两天的拼搏,许多学子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对于高考,有人看作是一场同场竞技的比赛,有人看作是实现梦想的阶梯,也有人只把它看作一场普通的考试。对于高考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6月9日,记者采访了参加过三次高考的一位80后,听一听他的高考故事。
李舒韵大学毕业已经13年了,回想起高考,感觉仿佛就在昨天。李舒韵现在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每年都参与高考的采访报道。在考场外采访时,他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当年参加高考的现场。虽然物是人非,但他依然想走进考场再参加一次高考。
李舒韵曾参加过三次高考, 2000年他高中毕业,那一年的高考是最后一次实行“3+2”考试,即:语数外加政治历史。
李舒韵介绍,他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时,既激动又兴奋,但当拿到试卷,心里就凉了半截,才发现自己虚度了三年高中光阴。那时高考还是在7月举行,一年中比较热的时候,考场里跟蒸笼似的。不过,当时在考场里,李舒韵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向父母交待,又想着自己的未来,就感到十分后悔,后悔高中三年没好好学。那一次,他经历了高考滑铁卢,仅仅考出了438分,在当时就连好一些的大专都上不了。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五科中政治考得最高,109分。
于是,他自己一横心选择了复读。同样在那一年,安徽首次试行春季高考改革,即“春招”。不甘失败的他第二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结果考了456分,依然没有被录取。望着成绩单,他第一次感到心慌,想着难不成再过半年还是这样的结局?
到了2001年,高考开始实行“3+X”,即语数外加文科(理科)综合。李舒韵说,他是学文科的,那时候复习,又临时增加了一门地理,本来成绩就不好,对于几个月后的高考,他是一点信心都没有。虽然这样,自己还是硬着头皮学,抱着书本啃。之后,第三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可能是由于心大的缘故,那一次高考,李舒韵差点睡过头,到了考场第一遍预备铃都打过了,自己才从大门口慢悠悠地走进考场,急得送考老师一顿数落。学校其他的老师见状后,都来劝送考老师不要说他了,不要给孩子压力云云,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走到考场里。李舒韵说,想想那时的自己也算是个“奇葩”了,可能是参加的次数多了,心里很平静,没有了第一次的紧张、激动和兴奋。
李舒韵介绍,最后一次参加高考,令他终身难忘的就是数学发挥失常,那一年的数学比前一次要容易得多,但自己没能发挥优势,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不过,那一年的高考分数总算没让他失望,考了491分,最终选择了一所省内的二本院校。李舒韵说,第三次参加高考,他的爸爸也来陪考了,也许有爸爸的鼓励,总算是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之所以参加了这么多次高考,与家人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有很大关系,或许在父辈眼中上大学读个本科是有出息的事。”李舒韵表示,对很多人来说,高考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一次大考验,也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改变着命运。
“不管成功或失败,高兴或失望,经过高考的洗礼,人的意识和思维也会发生改变,会觉得自己长大了。”李舒韵说,三次境遇不同的高考经历给了他很多的启发和鼓励,也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时至今日,高考对他还有着深深的影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婷)记者6月11日从省人社厅获悉,《安徽省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日前出台,对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