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推进技能强省步伐

江淮时报 2018-05-15 11:27 大字

省政协常委奚芝英

安徽省在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推进技能强省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亟待注重思想宣传,健全人才观念,完善政策机制,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切实提高收入与待遇,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待遇保障。这方面今后应着力优化薪酬结构,加大技能要素比重,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工资性收入水平。建立科学的技能人才工资增长机制,打通技能人才晋升渠道,从法律和政策方面保障技能人才晋职晋级。对于在技术革新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探索实行岗位津贴、项目奖金、年薪工资、股权分成等多种分配方式,提高技能人才劳动报酬与所做贡献的匹配程度。

要围绕培养“工匠精神”内容,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今后应改革职业院校招生体制,推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增强学生选择技能项目的自主性,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要创新职业院校培养模式,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通过加强职业学校专业联盟建设,实现职业院校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以及办学层次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根据从业市场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调整职业学校类型结构,设置多元化职业学习类型。进一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投入力度,同时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使从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切实成为保障技能人才从业和晋升的有效依据。

要推行现代学徒制,为职业教育提供有效补充。现代企业中产业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积极引导有需要的企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建议从法律政策层面上确立企业学徒制的合法性,制定学徒制培训标准,成立监管机构,规范学徒制培养程序,制定相应培训法规,约束学徒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企业培训应有经费补助,学徒接受培训付出劳动时应得到合理的薪酬。

要深化校企合作,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支撑。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力措施。要加强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有意培养工匠精神。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学校和企业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此外,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指导作用,探索“商会+职业学校”培训模式,由商会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委托培养相关专业技工,提高就业率,推动行业发展。

要大力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为民工转技工提供有力助推。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群体劳动技能,促使其向技工转变,对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应精准规划农民工培训项目,特别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农民工等不同群体,与地方产业发展、本土企业需求结合,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同时,制定统一培训标准、技能鉴定体系和培训补贴标准,建议由人社和财政部门联合统一认定培训机构,避免培训内容交叉、培训补贴重复。对于获得能力等级证书的农民工,根据认定的等级,统一享受培训补贴。

新闻推荐

一次生动的读书学法分享

□张玲安徽演讲学会理事、安徽农村广播主持人、主任播音员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法苑书香”校园悦读分享赛,作为媒体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深受感染和启发。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法学是晦涩难...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