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只恋不婚:门当户对惹的祸

济南日报 2018-05-11 09:28 大字

白居易十一岁的时候,因避家乡战乱,跟随母亲来到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即今日安徽省宿县境内的符离集。随后,白居易与一个比他小四岁的邻居女孩相识。这个女孩的名叫湘灵,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还略通音律,两人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白居易十九岁时,湘灵十五岁,二人开始了初恋。白居易还为湘灵写了首诗——《邻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这首爱情诗。描述的就是湘灵,不仅赞美她容貌的美丽,更赞叹她悦耳的嗓音。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即公元780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求学。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这位邻家女孩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从这些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十六年的相处和八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十分深厚。但唐朝,结婚非常讲究门当户对。尽管白居易和湘灵感情很深,而且在高中进士后,多次恳求母亲答应他们的婚事,但无奈湘灵门第低下,加上白居易的母亲极力反对,八年相爱未成正果。

无独有偶,李白第一次婚姻发生在湖北安陆,夫人许氏是前宰相家的女儿,李白当的是“上门女婿”,两人生活了十年,许氏生下一男一女病故后,李白举家搬到山东,不久和刘氏结婚。但刘氏看不起李白只会写诗,既当不了官又不会赚钱,不久离婚。也就在这个时候,李白看上了非常漂亮的邻家女儿,并一直追求,最终俘得芳心。有诗为证:“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后来,李白和她生下了儿子颇黎,但最终也没有娶她为妻,原因是李白被唐玄宗招到朝廷做官,“门当户对”又成了李白这次自由恋爱的拦路虎。

元和四年,元稹任东川监察御史的时候,听说成都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校书,名叫薛涛,很是仰慕。后来在朋友的安排下与薛涛相识,很快被薛涛的诗才所倾倒。他们互相走笔作诗,唱和往还,独身的薛涛渐渐钟情于这位风流才子。但是,元稹在认识薛涛的第二年,就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因而与薛涛分别。

元稹被贬江陵后,薛涛在《赠远》诗中有“月高还上望夫楼”的句子,显然薛涛已经把元稹当作了自己的丈夫,对他蕴含着炽烈的爱恋之情,表明他们的关系已非同一般。但是,元稹根本没有娶薛涛的意思。原因有三:第一,与薛涛热恋的时候,他已是有妇之夫,不能再娶;第二,两人的年龄悬殊过大。当时元稹才三十出头,而薛涛已经四十一岁了;第三,薛涛是乐籍出身,实际上是一个风尘女子,社会地位低下,这是最致命的原因。

元稹离开薛涛的时候,他的妻子韦丛已经去世,如果他真想娶薛涛为妻的话,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但元稹并没有娶薛涛,而是娶了安仙嫔。

元和九年,安仙嫔去世后,老天爷又给元稹迎娶薛涛的机会,但元稹还是没有娶薛涛,而是在元和十年娶了裴淑为妻。因此,在元稹的骨子里,压根就没有娶薛涛为妻的打算。

问题是,你不娶人家也就算了,元稹在离开薛涛的时候,曾经信誓旦旦地承诺,有机会一定要回来娶薛涛。他的承诺,让痴情的薛涛苦苦等待,等了一年又一年,最终也没有结果,以致终身未嫁。

元稹与薛涛分别十多年后,已过不惑之年的元稹忽然旧情萌发,颇有意想把多年未见、年过半百的薛涛接过来“叙旧”。恰巧,他遇见了浙东名妓刘采春。刘采春是伶工周季崇之妻,当年也40岁左右,风姿绰约,正随着其夫在浙东演出。刘采春擅长唱歌,既能作曲,还会写诗,元稹立刻被迷住了,薛涛自然又被抛在脑后。他开始与刘采春频繁交往,并作诗赠给刘采春。元稹迷恋新欢,忘弃旧好,与刘如胶似漆。元稹也说出了实情:“她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

大和三年(829年),元稹再入朝任尚书左丞。大和四年正月,元稹自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诏命下,其妻裴淑不乐,元稹以诗相慰,淑亦以诗答之。元稹《赠柔之》:“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诚然,在唐宋时期,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但既然熟知这些规则,知道很难有婚姻的结果,那就不应该打着所谓爱情的旗号去恋爱,毕竟“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算什么呢?

如果说白居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有可原的话,但已有家庭的李白和元稹让人说什么好呢,与人有着感情的牵连,而且害得对方痴恋一生、终身未嫁,这样的例子,在唐宋古代士大夫中不胜枚举。

新闻推荐

确保长江生态环境安全

据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高敬)为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多发态势,确保长江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部9日启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即“清废行动2018”,并对长江经济带7起生态环...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