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上饶殡葬改革被质疑“一刀切”:政策设计该怎样合民意?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2018-05-03 18:09 大字

近日,江西上饶殡葬改革引热议。铅山县要求在6月15日前全面完成棺木收缴、7月前全县杜绝土葬,被舆论质疑“一刀切”。该县绿色殡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予以否认,称改革在循序开展。

舆情热点

舆情产生:殡葬改革被指运动式执法

“2018年6月15日前,全面完成棺木收缴,实现棺木处理“三无”目标:即群众家中无棺木存放,从业人员无棺木工匠,流通市场无棺木销售。”“今年7月,全县将集中开展“零点行动”,全县范围内不分身份、不分地域,亡故人员遗体一律火化。”这些内容来自《致全县城乡居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落款为“铅山县绿色殡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是今年以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启动殡葬改革工作的一部分。

4月以来,上饶多地开始集中宣传绿色殡葬,殡葬改革全面开展。上述《公开信》的流传,使铅山县成为舆情起始点。与铅山县同属上饶市的弋阳县通报称,对一起违规土葬事件“强行起棺火化”。另据中新网报道,江西省鄱阳县村民自愿上交了近500口寿棺,拆毁后送往发电厂焚烧发电。有评论指出,这一轮殡葬改革,有运动式执法和“一刀切”之嫌。相关消息的微博评论量破万次。

舆情发展:官方回应 不是“运动式”执法

铅山县民政局向《新京报》等媒体确认,上述公开信由民政局下设的绿色殡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具,4月13日下发。

铅山县绿色殡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表示,鼓励居民上交自制棺木,每具奖励1500元。此外,各乡镇正在建设公益性墓地。对于已经实施土葬的,铅山县还将对部分区域实施迁坟整治。殡葬改革中,铅山县居民的遗体火化全程免费。对采取树葬、草坪葬、花葬及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的,还将给予奖励。另据铅山县殡葬管理所称,当地从2003年起便在民间宣传绿色殡葬,不是运动式执法。

舆情持续:加大力度渐进推进

相关部门回应后,舆论压力有所缓解。部分网民认为,土葬浪费土地资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旧风俗早该改正,厚葬还造成铺张浪费、攀比等不良风气。殡葬改革已推行多年,但在一些地方存在阻力,基层部门的工作很难开展,所以需要增大推进力度,做法并无不妥。

不过,也有人指出,殡葬改革应渐进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过程,过于紧凑的推进计划可能引发矛盾,反而使人们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强推火葬,有的人也可能会火化后再将骨灰土葬,起不到节约土地的作用,“一刀切”不可取。有网民还认为回收棺木、集中公开销毁等工作方法不妥,没顾及群众感受。

网民观点倾向性

@非著名作家王二丫:在我的家乡,殡葬改革给一些群众造成怨气。我们支持改革,但也应结合民意。

@冰雪残殇:我们老家也是火葬,但还是买棺材下葬堆坟包,有集中墓地的还好说,没有的都放在自家地里,的确挺浪费土地,而且不方便耕种。

@阿列克赛伊维斯奇:我们往往把拒绝火葬归于观念落后或是科学知识的匮乏,认为一些老人不过是没有读过书的“老封建”,但其实“如何对待死亡”的命题关系到复杂的情感,甚至是人类本能。将深层问题“表面化”,试图在几个月内速战速决,不是一种务实的改革思路。

媒体观点

《新京报》认为,不交棺材就处罚,于法无据。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显示,一个门店或一户家庭里储存了棺木就是违法的。所以对于当地执法者来说,一方面,这种收缴棺木的行为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来支撑;另一方面,实现棺木“三无”,又是不容分说的行政命令。在这种矛盾之下,这些地方只能采取“付钱+收缴”的方式。殡葬改革应该支持,但地方的行政行为应源于法律的授权,特别在这种“一刀切”的目标下,要警惕有的基层干部为了达到完美目标而产生越权冲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接受央广《新闻纵横》采访时建议,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处理方式必须灵活。可以按照年龄、文化程度、接受程度等对老年人进行分层,通过配套建设公墓设施,逐步推进改革,尊重部分年事较高、暂时无法接受火葬的老人意愿。他还提醒,要警惕一些地方强推殡葬改革背后的动机问题。一方面可能存在殡葬事业垄断现象,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节省占地指标,然后再去卖地。

光明网评论指出,选择怎样的路径来推进殡改,不仅关乎改革者的智慧,也检验着公权力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如果希望通过一纸禁令就斩断土葬这种形式,不仅不智,也缺乏对历史与文化应有的敬畏。殡葬改革固然要进行,但运动式的、毫无敬畏的强制殡改,确实难逃粗鄙之嫌,难说不是权力陋习。其对殡葬改革可能造成的污名化风险,不得不正视。

舆情观察

殡葬改革在城市推行较顺利,火葬已广为接受,但在一些农村或偏远地区,看风水、选坟地、出大殡等传统殡葬风俗依然存在。土葬特别是乱埋乱葬不仅占用了大量耕地,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也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殡葬改革就是要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

从此次上饶等地推出的绿色殡葬改革政策看,有关部门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例如实行免费火化、设立棺木回收补偿款、建设公益性墓地等,这似乎有助于减少改革阻力、为群众考虑;从“三无”“一律”等措辞,也可看出改革决心。

但是,土葬等传统殡葬风俗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在不少农村老人心中根深蒂固。有的老人和家属出于习惯、情感等原因,难以接受火葬。而回收并当众销毁棺木,其现场产生的紧张氛围,可能对群众生活秩序和心理上造成双重冲击,引起不必要的民意反弹,反而给改革增加阻力,使官方身陷质疑。当地回应虽然否认了运动式执法,理解殡葬改革的必要性和难度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还是引发了舆情,人们同样理解不接受火葬的理由,回应没有消解群众对“一律”等措辞的担忧。

殡葬改革过于急促造成的结果已有先例。2012年,河南周口平坟事件,当地群众因风俗、嫌公墓简陋等原因表示反对,事后一些被平的坟头重新出现。2014年,安徽安庆要求从6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死亡后按规定火化。改革政策公布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争议。

实际上,国家在殡葬改革方面一直在分地区渐进推进,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考虑到了民俗习惯。1997年实施的《丧葬管理条例》规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2012年,“强制执行”这一条文从《殡葬管理条例》中删除。这说明,“一律”之类的措辞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

此事提示相关方面,推进殡葬改革要在合法、结合民意的基础上进行。当然,一些传统风俗的惯性强大,这就说明殡葬改革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因势利导,多些人文关怀,多些耐心。

(作者系《网络舆情》杂志副总编辑,原题为《上饶殡葬改革被质疑“一刀切”:政策设计该怎样合民意?》)

新闻推荐

长安街知事:省委书记狠批鲁炜 措辞前所未有

根据中央文件要求,昨日上午,山东、安徽两地同时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常委会议。会议最重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鲁炜严重违纪案件进行深刻剖析,“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引以为戒”。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会上提...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