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牡丹何时入画及其他

铜都晨刊 2018-04-25 10:04 大字

■李兆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牡丹花朵硕大,端庄秀丽,气味芬芳,夺人心魄,喜欢者“宜乎众矣”。然而牡丹花期短暂,“花开花落二十日”又常常引得人们驻足长叹,于是乎人们用绘画的方法使牡丹风采得到艺术升华。千余年来的演变,牡丹已是中国历代花鸟绘画中重要的表现题材与表现内容。

据专家考证,牡丹入画已久。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原始人烧制的各种陶罐就有描绘变形或类似牡丹花一样的花纹。当然,真正把牡丹逼真形象画入画中的,多数专家首肯的还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顾恺之(公元345-406)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洛神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曹植描述自己从京城返回封地途中与洛神相遇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的文学作品。《洛神赋图》就是顾恺之根据《洛神赋》,厚彩重色、细腻刻画了这段真挚感人的爱情故事。在这幅以以画以图叙说的长卷爱情故事中,顾恺之在其中一段画面的左下角的几块石缝间,描绘了一棵枝条粗壮且盛开的牡丹,与春风吹拂的细柳顾盼生情。当然这个绘画的细节,我以为不是以画牡丹为目的,而是用吐芽的细柳与盛开的牡丹点明了这个动人爱情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清明前后,为这个“怀春”传于千秋的故事作铺垫的。虽然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仅画了一棵牡丹几朵盛开的牡丹花,但却开了牡丹入画之先河。

从东晋顾恺之牡丹入画以后,以牡丹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不断有所发展。大多数学者专家公认的,开专画牡丹之先河的应是北齐的杨子华(公元550-557)。唐代韦绚写的《刘宾客嘉话录》说:“北齐杨子华画牡丹极为分明。”什么是极为分明?“极善画牡丹,所画牡丹枝、叶、花、蕾相得益彰,栩栩如生。”杨子华是我国最早的画牡丹的丹青能手,但由于是宫廷画师“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画多藏于宫廷,秘而不宣。因而可惜的是,杨子华的“牡丹图”“然年深日久,画迹已绝,但从《嘉话录》见述文矣”。

唐代牡丹名于天下,画牡丹者日盛。据董道《广州画跋》记载:唐代画家“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边鸾能画画,最擅长画花鸟折枝(花卉画法之一,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这种画法,是唐之前从来未有过的。边鸾生卒年不详,活动于8世纪末9世纪初。作品有《牡丹图》、《孔雀牡丹图》等。谈到唐代牡丹画,不能不说到《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的传世孤本,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周昉是唐代著名画家,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1984年3月,中国邮电部特别发行《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和小型张。周昉生卒年不详。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面左端开始婷婷而立的是一个贵族妇女,体态丰硕,发髻高大,头上插牡丹花一枝,髻前饰玉步摇,那珍珠在不停地摇晃。牡丹花轻盈地盛开着,在黑发的衬托下,显得雍容大方。正像一个盛年的妇人,丰腴而随和。画面左起第四位侧立着的侍女执长柄团扇,团扇上绘着盛开的牡丹,红花绿叶相衬托,格外亮丽。“牡丹为王,芍药为相”,画面左侧起最后一位就是髻插芍药花的贵族仕女。

五代南唐时徐熙所画牡丹,堪称当时花鸟画中一绝,他创造了叠色渍染法,落墨较重,薄施丹粉,用笔清秀,意趣生动,使牡丹内在美得到充分体现。有《风牡丹图》等四十余幅牡丹作品流传于世。其《风牡丹图》,叶千余片,花只三朵,一在正,一在右,一在众枝乱叶之背,枝叶摇曳于风中,静中有动,情态逼真。宋御府藏徐熙的画二百四十九幅,其中画牡丹的有四十,近六分之一。宋朝时,象征富贵的牡丹是院体画(又叫“院画”“体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的重要题材,著名花鸟画家黄筌以双钩上彩法画牡丹,如《牡丹戏猫图》。元代大画家沈孟坚《牡丹蝴蝶图》,“天然的色彩、富丽的花朵,再搭配上这些振翅欲飞的蝴蝶,的确,是有些春天的气息了”。明代画家徐渭用泼墨法画牡丹,是当时的创举。他所作水墨写意,泼辣豪放,一扫前人呆板造作之气,使其所画牡丹更具强烈的表现力。

清代初期花鸟画家恽寿平,所画牡丹润秀清雅,自成一体。他的代表作《牡丹图》,以没骨法(没骨法是国画术语,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画红、白、紫三色牡丹各一株,姿态或正或侧或背,曲尽变化,赋色於明丽鲜艳中,散发出一股清新俊逸,高雅脱俗之气质。插一句,据说用“没骨法”画花鸟画,恽寿平是第一人。讲到清代画牡丹还有一个大人物不能不提,那就是慈禧。据说慈禧一生最喜欢两种花,一种是兰花,一种是牡丹。喜欢兰花,是因她小名“兰儿”;喜欢牡丹,是因牡丹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所以她经常画牡丹。1904年,她画过一幅《牡丹图》,画面三朵牡丹,钤有“慈禧皇太后之宝”大印。在69岁的时候,她一锤定音把牡丹定为“国花”,并在颐和园仁寿殿建了“国花台”。

近代画家众多,人才辈出,在艺术上有着更多的创造。代表人物于非闇、张大千、齐白石等,各有各的特色。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的,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他的牡丹作品“盛开的牡丹娇柔妩媚,层层晕染的花瓣丰满滋润,色彩柔婉鲜华,笔力雅健雄厚,花叶与枝干穿插有序,主次分明,立体效果极佳,整个画面给人端庄秀丽之感”。牡丹既然是入画的好素材,张大千虽也不能免俗,却将其写意发挥极致,无论是构图、用色还是题跋,无不精致,绚丽。张大千有一幅《花王图》,属工细花卉一类,着色浓艳,以金粉勾线,牡丹怒放,花叶浑厚,虽只是一折枝,但作为“百花之王”的牡丹的富贵华美气息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齐白石生前的最后两年,体力、精力日见衰退,有时把笔作画连自己的名字“白石”都忘记怎么写了,但他仍然不断挥毫,尤以牡丹为多,仿佛在他的艺术里始终保有企求富贵平安的善良愿望。齐白石有一幅《牡丹》图,此幅花叶丰满,浑然一体,与从前枝叶分开的画法不同,显然已臻难得糊途、返璞归真之高度。老人表现的也是的风中牡丹:“风从左边吹来,由左向右的笔势似乎带着瑟瑟的风声,催动出花叶海浪般的韵律,雍容大度,墨色无碍,自在无法,体现着一种完全达于自由的生命境界”,这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代表作品。

当代画家喜牡丹画牡丹甚多,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铜陵等地都有自己的牡丹书画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牡丹画家,牡丹花鸟、牡丹精品画层出不穷。

历代画家爱牡丹、痴迷于画牡丹,甚至终生画牡丹的大有人在。他们留下的许多用笔工整细腻、重彩渲染、浓艳高雅的各种牡丹画已成为我们今人的摹本,有表现牡丹的富丽堂皇、有表现牡丹的清丽雅致……在这些作品中,牡丹被赋予了别样风格,却表达着共同的主题:富贵、吉祥!这是不同时代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掀起你的盖头来——醉山野景区“五一”将以全新面貌接待游客

□通讯员江雪飞在皖南深山区国家重点贫困县的石台,有着得天独厚绿色资源。近年来,该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度挖掘“山、水、土、气”生态优势资源,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将资源进行转换...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