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赏析

合肥晚报 2018-04-13 01:47 大字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是安徽博物院的八大国宝之一,通高9.5厘米、直径14.5厘米,通体髹漆肥厚,黝黑发亮,大气华美。盖和底分别雕刻有三组如意云纹,刀口深峻,磨工圆润。在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条朱漆带,流动婉转,富有生意(下图)。在底部边缘刻有三字“张成造”(右图)。

从款识“张成造”可知器物制作者是张成。张成是元代髹漆名家,浙江嘉兴人。元明时期的嘉兴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较高,成为江南重要的漆业中心,涌现出了张成及其子张德刚、杨茂、彭君宝等一批髹漆名家。《嘉兴府志》中记载“张成、杨茂嘉兴西塘杨汇人,剔红最为得名”,《格古要论》中也称“元末西塘杨汇有张成杨茂剔红最得名,但朱薄而不坚者多浮起,日本琉球国极爱此物”。张成的剔红作品海内外均有收藏,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剔红栀子花盘、国家博物馆的曳杖观瀑图剔红盒,日本私人也有收藏。但他的剔犀器目前只有两件,除藏于安徽博物院的剔犀云纹漆盒外,故宫博物院还存有一件剔犀云纹盘,这两件器物的刀工、纹饰和漆色均比较一致。可见张成不仅剔红得名,剔犀技术也很精湛。

“张成造”漆盒的髹漆技法称为“剔犀”。剔犀是用朱、黑两色漆或朱、黑、黄三色漆,有规律地逐层髹至一定的厚度。然后用刀在漆面上刻画出云纹、蔓草纹等图案,刀口断面便会显露出不同的色层。剔犀还被称为“云雕”,日本人称之为“屈轮”,都是对其纹饰形态的一种描述。《髹饰录》载:“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黸等复,或三色更叠。其文皆刻剑环、绦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纯朱者不好。”“张成造”漆盒即属于“乌间朱线”类。

“张成造”漆盒的制作程序有制作木胎、刷漆灰、髹漆、置稿、剔刻、打磨推光等,其中髹漆是重要的一环,每层黑、朱漆带都要重复涂若干层才能达到一定的厚度,一道漆需阴干了之后经过打磨才能再漆,一般夏天每天可涂两层,冬天涂一层。“张成造”漆盒的漆层厚约一厘米,只这道工序便要花费三四个月的时间,漆盒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张成造”漆盒盖和底分别饰有三组云纹,器底的云纹因只能饰于狭窄的器壁上有所简化,但还是双涡卷结构。这种云纹具体称为“如意云纹”,曾被广泛应用于服饰、金银器、建筑、家具的装饰上,亦是“剔犀”漆器最为常见的纹饰,因其线条飘逸流动可体现剔犀的叠层之美,又可借以表达人们的吉祥愿望。

这件出自名家之手的漆盒虽然历经近七百年,但是现在依然呈现出精光内蕴、婉转灵动的艺术气息,令人惊叹,不愧是国之珍宝。

□吴艳 柳丝 文/摄

新闻推荐

冷空气昨日“打卡”报到

今明两天全省平均气温下降6~8℃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