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印发的《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
出台的过程
制造业是生产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纵观世界工业革命史,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西方列强成于工业化、衰于去工业化,当今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强则国家强,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当前制造业依然是安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主引擎。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制造业仍需打头阵、当主力、挑重担。
从2016年10月份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着手编制《制造强省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展《政策》的起草工作,经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在认真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充分吸收省内部分地市有效做法的基础上,集众智、聚众力,编制形成了《方案》和《政策》,并分别经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和省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政策》重点支撑保障《方案》的落地见效。《方案》聚焦制造强省这一主题,围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五大方向”,科学构建了发展目标、发展支撑、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四大”体系。
一是确立了“三大四强”的发展目标。立足实际、对比周边,按照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要求,明确了制造强省建设“三大四强”的目标体系。力争到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进入全国前5、主营业务收入进入全国前8、利润总额进入全国前10,实现“大”的跨越;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地,实现“强”的晋级。
二是构建了“五强”的发展支撑。立足现有基础,系统构建科学的支撑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们提出,一是要强技术,推动创新发展;二是要强基础,补齐工业短板;三是要强链条,推动高端升级;四是要强品质,抢占竞争高地;五是要强人才,形成要素集聚。
三是明确了重点发展和有优势的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发挥安徽特色,集中有限资源,瞄准优势产业,扩大优势成果,实现量变到质变,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7大优势特色产业,同时,着力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5大传统行业,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勾勒了“五+”的发展路径。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省委省政府的新战略、新要求、新部署,提出了五大发展路径。一是以“互联网+制造”促进融合发展;二是以“基地+基金”促进集群发展;三是以“存量+增量”促进转型发展;四是以“设计+服务”促进协同发展;五是以“集约+循环”促进绿色发展。
总体考虑
坚持示范引领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聚焦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主要以“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制造强省建设。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注重聚焦发力。紧扣“制造强省”战略任务,重点支持高端、智能、绿色、精品、服务五大制造,重点支持企业做强做大,重点支持各类试点示范和产品创新创优。
二是注重优化集成。对国家有要求的认真贯彻落实;对外省有成效的积极借鉴吸收;对省里已出台的进行聚焦完善;对市县有经验的选择示范推广。
三是注重务实管用。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面向企业需求,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力争政策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并实现与“三重一创”、科技创新、技工大省等政策的互促互补。
四是注重放大效应。发挥省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地方财政配套,省级政府每年拿出约100亿元扶持产业,其中制造强省“政策10条”大约25亿元,同时,强化金融和土地等要素支撑,促进更多社会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政策》总共十条,按其内在逻辑分产业升级、企业培育、要素保障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支持五大制造。推动高端制造。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省内研制和使用首台(套)装备的单位、主导制定国际(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补助,单项奖补资金从5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对在皖全国电子信息、软件百强企业、新注册为总部的大数据企业给予奖补,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科技专项,按国家确定的比例配套。推动智能制造。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被认定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等企业给予奖补。推动精品制造。对获得“三品”示范、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技术创新示范、质量标杆、“安徽工业精品”的企业给予奖补,单项奖补资金从2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推动绿色制造。对评定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优秀企业给予奖补,单项奖补资金从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推动服务型制造。对获得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等给予奖补,单项奖补资金从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
二是突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和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给予奖补。对专精特新和成长型小微企业给予奖补。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进行奖补。以上单项奖补资金从3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
三是突出强化要素支撑。进一步落实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市县对技改项目按招商引资政策落实税收优惠。设立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力争5年总规模达200亿元。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进行补贴,每户企业最高可达500万元;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制造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四是突出完善激励机制。将制造业发展纳入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以省政府名义,对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制造业50名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通报。
新闻推荐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3月26日是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当天上午,省公安厅联合省教育厅在合肥市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安徽省暨...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