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十年再高考”所诠释的教育

济南时报 2018-03-26 15:35 大字

2018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在3月25日举行,10年前的安徽“零分考生”徐孟南参加了人生第二次高考。

交白卷,是他当初刻意为之。2008年,他在高考的每张试卷上违规写下了个人信息和自创的“三人行教育”。他想获得零分,以吸引公众对其教育看法的关注。徐孟南所谓的“三人行教育”,大意是指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爱好,学习基础知识,高中根据爱好分科,再通过选拔进入大学学习。

彼时的徐孟南更像是一个唐吉诃德式人物,他以近乎偏执的倔强,成功引起了短暂的关注,但很快,他留下的只有“零分考生”的标签。无论看来有多么的不可思议,我们仍需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对庞大高考机器的抗争。

十年时间,徐孟南用“打工、结婚、生娃、离婚、再高考”划下并不出奇的人生轨迹。如今,当他再次走进高考大门时,无论他是否承认这是“浪子回头”,着实是以一己之力,“诠释”高考之于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

从教育价值来说,我们总是在问,高考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徐孟南十年的经历,很难说明什么。比如不能说不交白卷的徐孟南,就会划下多么华丽的人生轨迹,但是,如果当初徐孟南收敛自己的偏执,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无疑会给人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他可能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从教育意义来说,我们也还在问,教育对社会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尤其是一个仍存在积弊的教育体系。当年,徐孟南的厌学,厌恶高考,正是对高考制度本身存在不满。你不能说他的情绪和认知不对,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说,他对高考意义的认知,显然是片面的。

高考纵有各种缺陷,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强大的正面意义。作为公民知识修养的培养体系,它无疑是最有效率的机器;作为国家人才选拔的选择机制,它同样是最公平的。在没有更好的体系和机制出来之前,它就是最合理的存在,何况,它一直在修缮缺陷,努力朝更公平合理的方向趋近。

颇有趣的是,徐孟南说他当初是因为韩寒的一本书而厌学,而就在今年年初,韩寒写了一篇题为“我所理解的教育”的文章。这个在少年时代也曾经讨厌高考的代表人物,如今对高考有了更新的理解——学校和高考,是基本最公平和最有效率的;有文凭只是开始,但它是人生的标配。

十年再高考,本身就是对教育的再理解。理解万岁,而彼此理解,可能更重要。 (高亚洲)

新闻推荐

景区粗心丢小孩 巢湖民警护航送身边

安徽网环巢湖频道讯三月花开,万物复苏。3月20日始,安徽巢湖经开区“半汤郁金香节"正式开园,适逢第一个双休日高峰,景区内人、车如龙,熙熙攘攘,满山是假期出游观景的游客。经开公安分局提前...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