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航天火箭 动手制作晴雨表商报社区行走进省城云华社区 让读者体验变幻莫测的气象
[摘要]商报社区行走进省城云华社区 让读者体验变幻莫测的气象
“打雷要下雨,嘞哦,下雨要打伞,嘞哦!”记忆里熟悉的动画片《海尔兄弟》,曾在主题曲里这样描述气象的变化。 3月24日上午9点半,商报社区行走进万年埠街道云华社区,恰逢“世界气象日”,本期以“逐梦蓝天”为主题,带着读者们一起感受科普的魅力。昨日,现场共分为科学总动员、动手制作晴雨表、逐梦蓝天和体验主播秀等环节。互动环节,专业老师教大家制作航天火箭,并赠送给每位小读者,轻松有趣的时刻让这个周末变得更有意义。
[揭秘]小小晴雨卡能测出天气变化
现如今,人们外出之前总会习惯查询天气预报,决定是否需要带雨具出门。而在古代,预测未来天气有些不可思议。“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动力气象学、天气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个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本期商报社区行现场,负责给现场读者讲授天气变化的老师徐莹介绍说,在我国古代,观测天文气象最明确的用途是为了安排农事生产、祭祀或者其他活动,为人类出行服务的意识并不明确。
那么现代天气预报是如何形成的呢?徐莹介绍说,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是天气图,图表上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而这些符号都是根据各地传来的气象电码翻译后填写的。为了能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到这些符号,徐莹提前两天制作了一张晴雨表,并且教大家如何利用氯化钴变色特性预测出天气变化。现场,科普小实验环节,通过实验并将数据填写在晴雨表上,“当空气潮湿的时候,卡纸会呈现出粉色,如果天气晴朗,空气比较干燥,卡纸就会呈现出蓝色。”有了小小晴雨表,老百姓自己在家也可以检测出天气变化。
[互动]DIY航天火箭 客串气象主播
今年11岁的赵璟琨是金斗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妈妈的陪伴下,他也加入到本期“逐梦蓝天”的队伍中。活动现场,老师首先给大家普及了航天常识,并且介绍“东风一号”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背景资料和取得的成绩。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蓝天梦。”负责手工制作模型飞机的老师许亮亮介绍说,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飞机的构造,他现场为每个孩子都配发了一个崭新的航模飞机。小读者们需要自己拆分零件、为飞机装上支架、还为飞机装上窗户和起落装置。“这是我收到过最棒的礼物!”赵璟琨率先独立完成了航模飞机的组装,并且和自己的妈妈分享。“我觉得商报组织的这个活动非常好,孩子们周末不用窝在家里看电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看到孩子高兴的样子,作为母亲的张女士也开心不已。
“我感觉天气预报主播的手就像会魔法一样,手指在哪里,哪里就会下雨。”今年12岁的韦婷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她将来也希望成为一名播音员。那么,天气预报播音员都是如何播报天气的呢?活动现场,老师在电视屏幕后操作电脑,作为客串主持,韦婷站在屏幕前,按照显示屏的提示就轻松完成了天气预报的播报工作。“真的有点小激动。”了解到天气现象的成因和天气测量的仪器,韦婷感叹此行收获了很多。
通讯员陆春晓记者周梅/文刘职伟/摄
新闻推荐
2018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 安徽省保留全国性加分项目4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项
本报讯记者在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2018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已公布,安徽省保留全国性加分项目4项、地方性加分项目2项。全国性加分项目4项,包括烈士子女(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