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马传喜委员建议健全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

江淮时报 2018-03-08 13:07 大字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成造林一亿亩以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些话,真的鼓舞人心。 ”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他说,他这次带上全国两会的提案就已经建议,推进“林长制”,进一步加大国家级公益林生态补偿力度,健全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

马传喜介绍说,安徽省是2001年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首批11个试点省份之一,试点面积1200万亩。截至2017年底,全省纳入中央、省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补偿范围的公益林面积为2491万亩,其中纳入中央财政补偿范围的国家级公益林为1763万亩,纳入省财政补偿范围的省级公益林为728万亩。

“目前,国家级公益林保护与管理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 ”马传喜说,一是公益林管护补助标准偏低,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标准虽然经历了两次调整,但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二是林权人的收益未能得到保障。安徽省属于南方集体林区,国家级公益林中集体林占绝大部分,且大都已经确权到户。而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仅对公益林管护进行补助,未对林权人因禁、限伐导致林地收益减少进行适当补偿。

马传喜表示,公益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保护好公益林是实现天蓝山绿水清的重要基础,受益的是全社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基本涵盖了省内重要水源地、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和水土流失区,为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马传喜说,“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马传喜为此建议,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增长机制。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现行补偿制度下,建立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的逐年增长机制,稳步提高财政补偿标准。同时,加快推进市场化补偿,本着“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采取“下游补上游”、“企业、个人、团体、认购”、“碳汇交易”等多种形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机制,多渠道筹措补偿资金。同时,对林权人收益减少予以适当补偿。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等级、生态区位、主要树种、林龄等因素,测算林权人预期收益,给予适当补偿,建立和实施全面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新闻推荐

加大托幼机构建设解决女性后顾之忧

高莉本报讯(特派记者武鹏马翔宇文/摄)作为妇女界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省妇联副主席高莉都会把妇幼建设最为迫切的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中来。“因为3岁以下婴幼儿托幼机构缺口较大,很多女性生育后被迫...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