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雕刻人生 文友高正文 雕刻人生

芜湖日报 2018-02-24 01:06 大字

更生

我文友不少,但能留下印象又难忘的文友却为数不多。高正文便是这为数不多中能给我留下印象又难忘的文友之一。

高正文与我相识相交皆缘于文学,可以说是真正的文友。他是宿州人,在安徽北部,与芜湖相距较远,是他那篇报告文学《部长家的枪声》将我俩的距离拉近了。后来在省作协的几次创作会上,我俩由相识到相交,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文友。

我没想到高正文是位残疾人,更没想到他还是位舍生忘死勇救战友的英雄。当年在部队已担任连长的高正文,一天带兵进行实弹训练。不想意外发生了,一位战士将一颗已拉了弦的手榴弹误投到战友面前,刹那间所有战士都惊呆了。3秒钟之后手榴弹就要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高正文奋不顾身地勇敢跨上去抬起左腿压住手榴弹。“轰隆”一声爆炸,待硝烟散尽,在场的所有战士都毫发无损,而高正文却倒在血泊之中,他在这次意外中永远地失去了左腿……

退伍后,高正文开始在文学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着。偏偏他喜爱报告文学创作,而报告文学创作又需要四处奔波、采访与收集资料。同样是创作一篇报告文学作品,高正文付出的远比别的作家更辛苦。30多年来,他以顽强的意志与执着的精神先后出版了20多本达500余万字的文学著作,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仅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调查牛群》就被百余家报刊先后转载,使高正文名声大振。

2007年春,安徽省散文家协会成立,我和高正文都有幸当选为副主席。同在一个主席团内共事,这让我有更多机会认识与了解高正文。研讨工作时遇到几件有难度的事项,我们都怕增加负担不敢接手。不想高正文却挺身而出主动担当,并竭尽全力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给“安徽散文奖”评选寻找赞助企业,他能不辞辛苦多次赶往淮北找到一家知名企业;为筹建“安徽散文馆”,他能捐赠自己藏书万余册;而他担任主编的《新桐城派文汇》丛书,则为安徽数十位青年作者圆了作家梦。

高正文长期担任省作家协会和省散文家协会的领导,为安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特别是2016年10月当选为省散文家协会主席以来,他凡事亲力亲为,经常拖着残疾的身体四处奔波,从皖北到皖南,从淮河到长江,为安徽散文事业的发展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给全省散文家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2017年,省散文家协会在他领导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气腾腾的喜人景象,采风、笔会、讲座和分会成立等等一系活动在他的主持下相继举行。如此密集的工作节奏,即便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难以承受。何况高正文已身患重症,又年近七旬,完全是带病在拼命工作呀!

2017年12月,在明光为“安徽散文之乡”授牌和“安徽散文馆”揭牌时,高正文已病入膏肓,身体相当虚弱,药罐子都带到了宾馆。头天晚上在主席会上,他只能躺在床上主持。为减少他劳累,大家一致同意他出席第二天大会,但授牌则由别的副主席代替他授,他也同意。

可第二天,为了一生钟爱的散文事业,他仍坚持亲自授牌,并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引起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然后,他又艰难地来到“安徽散文馆”参加揭牌仪式。现在不难想象,高正文为此要付出多大的毅力与坚强!他一句“不要问我病情,也不要为我病支招,大家到一起就谈谈工作”。我们竟然善良地真的缄口不言,始终没问他病情,仍把他当成健康人,见面就只谈工作。如今,每每想起曾经的这一幕,我内心依旧隐隐作痛。作为他的助手,我们几位副主席实在是有愧于他,对他关心得太少!

高正文对芜湖的散文创作十分重视与关心,他曾不止一次地来芜调研与走访。在为芜湖一位企业家撰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同时,还对芜湖散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与设想。

万万没想到,明光授牌揭牌活动后仅40天,高正文就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他走得很匆忙,也很安静,似乎不愿惊扰任何人。噩耗传来,我忍不住地流下了伤心的泪,冒着严寒匆匆赶到宿州,与从全省各地纷纷赶来的文友们一起送他最后一程。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大家委托我致悼词。我当时虽泣不成声,语不成章,但却始终没有忘记给高正文一个实事求是的公正评价,更没有忘记深情地说上一句,“高正文是给我们印象深刻而又难忘的真正文友!”

故园随录

风箱记事

姚中华

天刚蒙蒙亮,黑黢黢的锅灶间便传来母亲拉风箱的“呼—哒、呼—哒”声。

不用再把头伸进灶膛里,一口接一口不停地向膛内吹气。没有用上风箱的时候,一日三餐生火做饭对母亲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江南的天空像是一块拧不干的湿布,似乎有下不完的雨。被雨水淋湿的稻草像一把烂蒿,送进灶膛里,光冒烟,不见火。每次做饭,母亲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有时不得不用口吹气,每吹口气,就会窜出一股黑乎乎的浓烟,呛得母亲直咳嗽,眼也被熏得直流泪。一顿饭做下来,母亲脸上常常沾满了黑灰,像戏台上的包公。

自从用上了风箱,母亲脸上的愁容消失在灶膛火苗映照出的阵阵红晕里。母亲的腰板坐得很直,一手轻轻拉着风箱,一手往灶膛里添加着柴草,轻松而自然。那样子好像不是在做一件重复繁琐的家务,而是在享受着一种乐趣,如同演员娴熟的表演。风在灶底呼呼作响,火苗像红绸子一般不停地舔舐着锅底,锅里开始溢出饭香。我知道,每每这时,屋檐上会升起袅袅炊烟,娉娉婷婷,萦绕在树木掩映的村庄上空,慢慢飘散开来。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风箱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的造型看上去很简单,一只瘦长的木匣子,一头伸出两根细长的拉杆,只要轻轻拉动拉杆,一股强劲的风流就会从木箱一侧的出风口吹出来。后来我才弄清楚它的原理,箱体内,两根拉杆头绑着一撮厚厚的羽毛,拉动拉杆,利用空气的压力,风就会从箱体出气孔吹出。

我想,风箱的发明者应该是一位巧妇,只有她们尝尽了一日三餐生火做饭的艰辛,才会产生这种发明的念想;或是一位体恤民情的能工巧匠,知悉百姓灶膛前的疾苦,才萌生发明风箱的愿望。

其实,风箱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老子》中有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就是以吹风炽火的器具,应该就是最古老的风箱。老子不仅揭示了它的原理,还把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引用和说明。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对风箱作了图文并茂的记载,说明那时风箱已被广泛运用在生产生活之中了。

出于对风箱的好奇和喜爱,做饭时我和弟弟妹妹也乐于替母亲打下手。我们一边拉着拉杆,一边看着灶膛里风吹着火苗像是在跳跃、起舞。红彤彤的火苗映照着我们的脸,给人一份撩人的温暖。冬天里,我们把冻得开裂的双手放在灶膛边烘火,母亲看着我们也不言语,只是笑着往灶膛里填柴草。炉火在锅灶前散发出氤氲的气息,也温暖着我们的身心。

风箱与人们一日三餐有了关联,在生活中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有一次,看邻居搬家,邻居大妈独自吃力地扛着风箱,走在搬家队伍中,像是扛着一个不舍丢弃的宝物。后来我才慢慢悟出,她搬动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箱,也是一家的生计。

我见过最大的风箱是在离我家不远处铁匠铺。铁匠铺有师徒二人,师父掌钳,徒弟拉风箱。也许是风箱太大,身材瘦弱的徒弟拉得有些吃力,每拉动一次,炉火便会向上窜跳一次,呲呲作响。师父娴熟地用钳子从炉火中夹出一片烧得彤红的铁片,师徒二人操起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不一会,铁片在师徒敲打下渐渐变成一把刀,或是一只叉子。那时,铁匠铺以貌似“工业”的身份让人刮目相看,而他们手中锻造出的神奇,风箱功不可没。

如今,家乡人早已用上了节能灶、电磁炉,风箱已经从农家的厨房里销声匿迹。后来,我在一座民俗馆中再次觅见它的身影。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那只瘦长的拉杆像是定格在时光中瘦弱的双手,无声地向人描述着当年的光景。

家乡有句俗语:人要人推,火要风吹。在我眼中,那个充满艰辛的年代,一只小小的风箱不仅吹旺了农家的一膛炉火,也吹散了生活中的一片愁云。

驻足回眸

爱情的温度

韩君

爱情与温度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温度是相亲相爱时的默默付出,是不惑之年的关怀恩爱,是银发伴侣的习惯适应。这是一组关于爱情和温度的动人故事……

他们是一对小夫妻,结婚时男人家穷,没有钱给妻子置房买衣,连鲜花也似乎没有。但是他的温柔体贴总能让妻子感到幸福。他们住在简陋的平房里,冬天洗澡特别地冷。有一天,他发现洗完澡后,洗澡间里热气腾腾,温度是比之前要高出几度。男人把自己的“伟大发现”告诉妻子:“亲爱的,以后洗澡我先洗,这样洗澡间里的温度就可以升高几度,你就会暖和一些。”几摄氏度的温暖,对于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寒冬的洗澡间也许感觉微乎其微。但对于那位妻子来说,有了丈夫给她的几摄氏度的温暖,她便拥有了最温暖的港湾。

有一天,我和年近50的孟工到他爱人的单位去领器材。一进门,他爱人就直对他喊:“没喝水吧,你看你那脸干巴的!”孟工抹了一把脸:“忙呢,忘了喝。”性格直爽的孟工爱人似乎有点生气:“你总说忙,一杯水的时间都没有啊?”在回来的路上,虽然孟工被“教育”了一顿,但可以看出来他心里正没事偷着乐呢。我羡慕地问孟工:“你的生活起居一定都是李师傅负责吧。”

“那是”。同样是东北人的孟工一点不隐瞒他们的幸福生活,“一切都是她费心,现在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准备一杯35度的温开水,让我天天喝。还说水是生命之源,健康就在这一杯水中。” 35度左右正是人体的温度,喝了爽口爽心,润澈心田。这种贴心的温暖可能也只有像孟工他们这样经过了、经历了,才变成了相濡以沫的亲情,用一杯充满爱和关怀的35度温开水无声地细细表达……

去年,公公婆婆来我们这儿小住。晚上,我看婆婆正在和孩子一起玩,就给公公先打了一盆洗脚水,我怕水烫还特意用手试了一下,温度正合适才端了过来。可放到公公面前他却说:“我不洗,你先洗吧。”我说:“这是为您打的,您就趁热洗吧。”可怎么说公公都不同意。这时婆婆从房里出来,她看到我们面前放了一盆洗脚水,立刻反应了过来,她把水又端到卫生间,我也尾随跟了过去,只见婆婆把水倒了一半,又往盆里倒了半瓶热水,热气腾腾的。

婆婆说:“你爸多年的习惯,洗脚喜欢泡在热水里,不然他不习惯。每天我在家都会给他准备一盆。”当婆婆再次把水端到公公面前时,他欣然脱下鞋袜,把脚深入热腾腾的水中,虽然水很烫,但从他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享受。

公公洗完后,婆婆又脱下鞋袜,就着公公的洗脚水洗了起来,我忙要给婆婆换水,她却说:“不用了,打一大盆热水,你公公洗完我接着洗,你看,我现在洗水还烫呢。”我试了一下,水真的还烫手。婆婆接着说:“所以他刚才看我没过来就不肯自己先洗,一是水不烫他不习惯,还有是他怕水凉了我洗不舒服。”其实公公喜欢用有点热的水洗脚,但是因为婆婆有喜欢就公公洗脚水的习惯,于是他就一点点提高水的温度,以至于忍受烫烫的热水洗脚成了习惯,为的是婆婆不至于洗凉水脚。一盆烫烫的洗脚水让我看到了公公婆婆彼此的了解和关爱,他们用这种习惯互相关心惦记,默默诉说爱的传奇。

这三个与温度有关的“爱情”故事,它的真实似乎让我怀疑自己在写故事,但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这份爱的温度,需要我们每个人以爱的名义去品味。

山药

将悲悯之情幻化成花

——读白中玉长篇小说《女儿花红》

读青年作家白中玉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儿花红》,让我似有心房紧收、浑身欲颤之感。这只在早年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韩少功的《爸爸爸》时有过。作家将乡村作为书写场域,用自己的方式,打开了世俗生活的又一方视野,给当代乡土文学提供了新鲜而独特的样本。

小说聚焦长江下游面江倚山的小村庄丁家墩,通过乡村爱情,透视生活的千姿百态。在几对男女轮番“演出”的爱情舞台剧上,我们看到,在时代大潮冲刷下,在历史转换过程中,价值观念的冲突嬗变、伦理道德的忤逆变异、个人命运的摇摆转折,无不深刻影响着爱的走向。小说鞭挞消费时代人欲的野蛮膨胀,阐明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这些人性的外在形式,都有可能在欲望的张扬下,成为同一个人的两面。在乡村传统日渐式微的挽歌声中,作家试图从仇恨中提取爱,从险恶中提纯善,从丑陋中提炼美。于是,那些对生活充满理想、对情感葆有纯度的一群聪慧女孩担起了重任,她们的成与败都有关紧要,都是重建乡村文明和现代秩序的宝贵经验。

小说成功塑造了丁秀秀、丁雨红、丁雨露、丁小美等青春女性的形象。她们多是同学,或是姐妹,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背景,却各自演绎着不同的命运。她们像一株株带着露珠的青苗,从豆蔻年华的纯真纯情,到早熟女人的芳华绽放。她们何曾停止过梦想和努力,只是生活的风雨太过残酷,以致有的香销玉殒,有的日趋平庸。当然,也有的通过坚守与打拼,闯出了一片生机,完成了命运交给她们的最后归宿。小说在无奈与希望的两端达成了平衡,给人无尽的感慨,更有强烈的生命感动。

爱情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叙事推动力。从美善合一的角度,表现女性的天使本色。作者通过层层展示和剥离,将当事人拉回到生活的现场,用生活本身的节奏,缓缓展现生命的丰饶。于是我们看到,她们的爱情都是随缘而起,在一种波澜不惊的状态下潜滋暗长,甚至都没有风花雪月的渲染和烘托,只有原生态的蛮野之气充溢其间。没有强烈的情绪鼓荡其中,却又让你深感其中。这种于无形的感染力,不仅需要写作者有较强的阅读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更要有深刻体验不同角色心理特征、理解特定人群性格的能力。文学悲天悯人的特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卑微生命的珍重上。唯有热爱、怜惜笔下这些如乡野花草一般的小人物,才能有如此的用心用情。因此,没有强烈的悲悯之情,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或者说这部作品是作家和着血泪写成的也不为过。

大体上看,这部小说不是以设计好看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而是通过丰饶、精致、温润乃至冷峻的生活细节,以期直抵人心的。这种灵动锐利的细节美,就像繁花点点,在读者的心中生姿摇曳,亦真亦幻,想不放飞想象都难,以致掩卷之后,依然久久不能释怀。尽管闪烁着诡异骇人色彩的“水鬼”意象,有其象征寓意,但同时也使小说有了逸出常态的惊奇,给文本增添了现代小说的特质。可见,叙述上的高妙效果,离不开作家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超强的想象力。“其实人心就是一片海洋,瞎子的心里却比常人多了一盏灯塔。”

要想写出不一样的作品,就得有不一样的文字。这一点,白中玉做得非常出色。他的语言走的是一条形象化的诗意路径。大量的修辞句如银河泻地,琳琅璀璨,将他的五官所感、头脑所思形象化到了极致。描写时,更多的是在文字上做加法,向着繁复细密的纹理精心扫描;偶尔也做了减法,于简约中传递出说不出的人生况味。

细究之下,这部作品亦有无碍大局的瑕疵。主要有:在表征社会变迁和人心异化时,虽杂糅了丰富的世情兴衰的情感体验,道出了亘古未变的生活哲理,却没有在思想含量上进行更为饱满的充实。尽管针对不同人物的叙事,作了相互之间的勾连、照应和互补,因为没有突出的主角,使得结构看上去依然不那么坚挺,部分章节的划分亦欠利落。语言上精益求精没有错,但过分追求唯美,有时难免显得形式大于内容。

白中玉有着令人羡慕的小说天分。这个多情善感、宅心仁厚的男人,性格中又有坚韧执着的一面,他对文学创作的虔敬和野心更属难得,这些都是写出更好作品的前提。在当今重视文艺人才的大环境下,他定将脱颖而出,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女儿花红》 白中玉 著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舞文弄墨

雪中情

袁影红

静候 一场洁白的舞会

我以舞者的姿势走进

我的发髻 额头 眉睫处

都是你洁白的吻痕

你装饰一片辽阔 引我翩跹

美美的心事

在你的韵味中 升华

轻移的身姿

在你的魅力中 婀娜

一场舞蹈 一段情

本准备

与雪好好共享舞之魂的浪漫

可母亲身体有恙的消息

拉回了我所有的思绪

这场洁白的舞会

瞬间 归零

母亲的白发 更白了

似雪

母亲这里 是我所有的风景

新闻推荐

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突破6200万人 七年间平均每年增加42.59万人

本报讯2月23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据2017年全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增长0.96%。与2010年比,七年间安徽省常住人口增加298.1万人,平均每年增...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