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箩”的年礼 □林 蒙
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忆起小时候过年时的情景,总感到现在没有过去的年味浓。那时候,妈妈早早就置办好了丰富的年货,小年的下午就准备食材,傍晚吃饭之前先得到堂屋祭祖。
我们家住的是有几百年的老房子,堂屋不是在房子内的厅,而是在另一个后厅。一般是先盛上一碗饭,还要有一只杀好掏尽内脏蒸熟的鸡,有时会加上一碗腊鱼,再有两盅白酒。敬过老祖宗后,就要在案前烧黄纸,放鞭炮,之后还要向祖宗叩头以示敬意。然后才能吃饭。
到了大年三十的下午,就要开始贴对联了,大门、堂屋的门都要贴上。一般都是拿煮饭的米汤当黏性剂,后来才用胶水。年夜饭前同样还是像小年那样先祭祖。年夜饭通常是丰盛至极的,鱼是必不可少的,但通常大家都不会动筷子,因为取“年年有余”之意。
吃饭时我们小辈要向长辈敬酒,说些吉祥话,而这个时候长辈总会给出早早准备好的红包。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红包以示孝顺,爷爷奶奶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发红包以示保护。吃过饭后就要到邻居家串门了,进门的时候要高打招呼“纳福喽”,通常会有糖果,茶水等招待。小孩子最喜欢这个环节,是因为能吃到很多的零食。晚上家里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大人们都会守夜,等到零点的时候放烟花和鞭炮,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一直亮到初一早上。
正月初一的早上,一家人早早起来洗漱好,穿着一新,互道新年好。一起放鞭炮“出行”。然后再回堂屋祭祖,随后吃早饭。长辈总告诉我们,初一早上不能用汤泡饭,不然出门就会碰到下雨天。这天家里是不扫地的,无论是地上的果壳瓜子皮还是门口的爆竹纸屑,都是福气和财运的象征,不能扫。吃过饭后,就再重复三十晚上的串门,见人必说新年好。
除了这些以外,过年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能说带“死”、“倒霉”之类字眼的话,从初二开始拜年走亲戚,时间一般都选在上午而不是下午。面对亲戚的来访,通常都要准备宴席款待,客人走的时候还要准备“回箩”的东西,所谓“回箩”就是回礼。而我家乡这里必有贡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还有香烟,白糖和其他物品。大体的习俗都没怎么变,只是现在搬离了老家,年三十晚上再也没有感受到纳福的乐趣了。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学生
新闻推荐
安徽省专项整治固废非法倾倒重点排查长江、淮河、新安江等重点水运航道
重点排查长江、淮河、新安江等重点水运航道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