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高校科技成果作价5000万元入股企业

合肥晚报 2018-01-25 05:13 大字

[摘要]科技成果“三权”下放,创新改革试验成果丰硕

去年,由安徽大学科研人员牵头研发的光电感测科技成果,以5022万元作价入股创办科技企业,创下了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的最高纪录。近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2017年安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丰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增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皖创新创业的意愿和热情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的支撑力持续增强。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 “三权”下放

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院所创新活力,全省深化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全部下放给高校院所,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70%的科技成果收益权,允许具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依法享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提高创新主体转化积极性。

积极探索在省院合作框架下,推进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比如,安徽大学与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创新合作,成立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组织架构、人才评聘、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创新。

同时,加快推动中央驻皖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建立了市场化运营机制,成为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移转化的成功典型,国家发改委已经将其经验做法上报中央。

海外人才 在皖停居留更方便

安徽省全创改试点以来,人才管理机制正进一步创新,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皖停居留便利化。争取公安部同意安徽在放宽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方面进行试点。2017年,省公安机关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签发有效期五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224张,受理永久居留权申请57件,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同时,深化高校用人自主权改革,允许省属高校自主确定内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实施“高岗低用、退二聘一”等岗位调控措施,将教师和实验员系列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简化高校人才引进流程。在全省高校推广编制周转池制度,2017年使用周转池事业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891名。

155家企业 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

全省支持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落实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和分工激励政策,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目前,合芜蚌三市共计155家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激励人才2899人,激励金额6.26亿元。

建立省级股权投资基金 容错机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全创改76项工作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已完成50项,占总任务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金融对创新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安徽通过创新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制,建立了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容错机制。这意味着,创业投资基金失败容忍度最高达到50%、风险投资基金失败容忍度最高达到30%。

此外,创新科技保险体制机制,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分别在皖设立科技保险支公司,采取有别于一般保险机构的考核评价体系,单独制定承保和理赔政策。目前,保险支公司已试点开展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为一批新材料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5亿元。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黄珍委员发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当前安徽省职业教育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相比,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技工大省战略目标要求相比,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还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三热三冷”:产教融合方面存在“...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