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美好安徽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昨晚,省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三次记者集中采访。本报记者专访了第十二届省政协委员徐培坤、方颖、严俊、汪小飞、周东红,听他们述说履职故事,为美好安徽建设建言献策。
营造环境吸引人才“回家”创业
严俊:青网科技园创始人、CEO
自2012年落户合肥后,严俊和他的团队用5年时间在省内5个城市打造科技园区。今年的省两会上,严俊将更多的目光聚焦青年创业群体及安徽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问题。
“五年前我选择在合肥落户,就是看中了这座城市对创业者给予的政策帮扶,最近我重点努力的方向就是推动更多创业者特别是皖籍创业者能回到安徽。”严俊建议,安徽省应完善投资政策将皖籍青年创业人才“引回”。
如今,网购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于安徽省电子商务发展,严俊表示:“如今的电子商务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网上买卖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是人才的竞争,但安徽省缺少的就是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场所,除了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留住本省高等院校人才在安徽进行创业和就业,安徽还应该结合本地的品牌培育特色产业,同时给予政策支持、人才帮扶,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电子商务品牌。”
创新“智慧医疗”新模式
徐培坤:安徽医科大学医院院长
今年是徐培坤担任省政协委员的第15年,作为一位“老委员”,昨晚在集中采访现场,徐培坤与媒体记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履职心得。“凡是经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都须有理有据、要经过深入调研并有可行性。”梳理履职经历,最令其自豪的就是自己的提案、建议被采纳,并成为政府举措推而广之。
“医改是居民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近几年省两会我持续关注的话题,应该说,安徽省医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5年下半年起出了几记‘重拳\’,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基本用药集中采购全覆盖、医联体等措施,效果不错。”徐培坤介绍,如今,安徽省在医联体、分级诊疗等改革上的效果有目共睹。
徐培坤表示,安徽省应该继续稳步推进“健康安徽”战略。目前全国超过70%的医疗经费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因此,安徽省医疗改革应该“往前迈一步”,同时,依托健康医疗大数据推动“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创新“智慧医疗”新模式。
培养人才振兴乡村旅游
方颖:黄山市旅游委员会副主席、市妇联副主席
作为一名“新委员”,在今年的省两会前,方颖就对所在行业问题仔细进行了梳理。
方颖表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钱袋子”鼓了起来,旅游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如何利用好安徽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振兴乡村旅游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的家乡在黄山,虽然已经有一批乡村如西递、宏村等率先成为热门景点,但大部分乡村发展依然较慢,旅游产业有待发展、旅游资源有待发掘。”方颖表示,这几年,通过大力策划、对外宣传,越来越多的乡村逐渐成长起来,但也凸显了一些问题,首当其冲就是旅游人才的匮乏。
“现在很多乡村年轻劳动力外流,所以乡村要振兴,第一要务是要通过更多的政策和举措吸引、培养人才。”方颖建议。
校企合作和师徒制育“熟手”
汪小飞: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离不开培养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省政协委员、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小飞说。当被问及如何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时,汪小飞侃侃而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有两个关键词——校企合作和师徒制。”
在校企合作上,汪小飞介绍,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为例,学生一方面通过校内实训提高技能,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的园林人才。
另外,该校的雕刻艺术专业还采取“师傅带徒弟”方式,通过聘请多位徽雕大师带学生培训。如今,徽州的石雕、木雕、砚雕等非遗技艺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让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周东红: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大国工匠
“三十年从业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是浓缩的文化,也是科技的精华,这些好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今年的省两会上,“新委员”周东红最关注的话题正是传统非遗文化传承问题。
和大多非遗技艺遇到的问题相似,令周东红最担忧的是,捞纸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60年代”、“70年代”的老技艺坚守人,很少能见到“80后”或“90后”传承人。
周东红建议,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人才激励和资源配置措施,推动传统非遗的发展。“非遗技艺自身也需要创新发展,如宣纸可以用作装饰、文物修复等,从而让宣纸融入现代生活,这样的创新才更有活力。”
·本报记者 李想·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项兴初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