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弥足珍贵的“清代同学录”

攀枝花日报 2018-01-19 07:36 大字

清朝末期,中国开始设立“高等学堂”。当时只有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和设在南京的江南高等学堂,均为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也比较有限,留传下来的学生名录更是寥寥无几。有幸的是,笔者收藏了一份保存完整的清朝宣统年间江南高等学堂同学录,汇刻者为其学生姜澧兰(号廷荣,江苏武进人),住湖北武昌省城军械所。

这本清代同学录,长27厘米,宽16厘米,用白色宣纸印刷,字体为黑色仿宋体,计16页正反(相当于现在的32页)。第一页上是半隶半楷的“同学录”三个大字,外加黑色长框,反面是由四条龙组成的方框图案,竖排两行字“宣统岁在己酉(即1908年,距今已有103年历史)仲秋九月印刷”。接着是学堂教授潘任的序言,讲明了刻书的情况和原因。第三页开始是同学录,共有学生223人,其中江苏省147人,安徽省24人,其他省52人,每人分姓名、号、籍贯、住址四项。这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作家、科学家、外交家。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即今常州市)的语言学家、词曲家、作家、学者赵元任先生也名列其中。

这本同学录汇集了众多的学生名单,为我们研究清代学堂史大有裨益,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有关名人的学籍。同时,它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清代末期省的划分,府、州的设置,县的归属等。尤其难得的是,这本同学录不是由校方或官方出资印刷,而是由一位学生出资汇刻,更属难能可贵。(徐永鹏)

新闻推荐

贵州岑巩 整合资源建成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县

近日,国家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国家种子基地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岑巩县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受邀参加本次培训会。岑巩古称思州,位于贵州省东部,湘黔两省(黔东南、铜仁、怀化...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