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安徽新农合 全面实现跨省即时结算

大江晚报 2018-01-19 01:00 大字

本报讯 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安徽省医改工作持续推进,2017年安徽省确定了66项重点工作任务,初步实现县域内分级诊疗、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基本医保制度实现新农合异地即时结算,并完善药品供应保障。

2017年全面实现跨省即时结算

芜湖市的陈先生长年在杭州务工,以前生病就医,都是自己先垫付费用再回乡报销,往返非常不便。而如今他在杭州住院,费用在出院时就直接结算,自己只需付较少的部分,这让他很开心。

安徽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像陈先生这样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参保患者还有不少。安徽省已于2010年新农合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即时结算,2017年全面实现跨省即时结算,2017年1月至9月底,全省新农合共有2.6万人次实现跨省异地即时结报,总医药费用3.07亿元、补偿金额1.42亿元,实际补偿比46.25%。

合芜蚌三市率先试水资深护士“下沉”基层

安徽省积极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进一步巩固完善。目前,医共体试点由点到面,已扩大到66个县区,覆盖90%以上农业县区,县域外住院患者下降2.7个百分点,实际补偿比上升5.6个百分点,呈现出病人回流明显增加、补偿待遇明显提高、基层能力有所提升的良好局面,初步实现县域内分级诊疗。

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共建立了279个医联体,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医疗服务体系在保障全民健康管理方面的作用。

作为医改试点省份,2017年安徽省探索创新城市医联体,在全国率先试点高年资护士“下沉”基层,将年龄在45岁以上、工作超过15年的资深优秀护士,“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合肥、蚌埠、芜湖3市开展试点,首批高年资护士43名,已下沉在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

所有公立医院率先实现药品采购“两票制”

此外,安徽省推进了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试点。18个试点地区已落地落实了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保试点工作;建立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五重综合医疗保障体系,2017年1-9月,全省贫困人口住院84.45万人次,共发生医药费用43.56亿元,综合医保补偿37.87亿元,平均实际补偿比达到86.93%,较普通参保患者提高约23个百分点,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负担。

药品供应保障正进一步完善,在2015年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基础上,去年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并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两票制”,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

安徽省正在探索建立综合监管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下一步安徽省将弥补医疗资源“短板”,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质量,增强群众参与度和就医“获得感”。推进医联体建设,巩固完善县域医共体,全面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连续、协同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王叶华 陈旭

新闻推荐

新华社调查四风反弹:脱贫评估招待费一桌千元 乡镇干部劝酒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消息,一名参与脱贫第三方绩效评估的高校教师说,该校2017年底承接了一项省级政府部门委托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在开展评估工作的4天内,乡镇干部不仅安排明显超标的好酒好菜招待,还在工作...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