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航班临时备降武汉:为了一颗“救命心”能在6小时内“重启”

楚天都市报 2018-01-15 10:24 大字

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

1月13日,武汉协和医院专家前往天津护送一颗用于器官移植的心脏返汉,却意外接到返程航班延误通知。时间不等人,这颗宝贵的供心很可能报废,南方航空公司获知这一特殊情况,紧急抽调当晚天津飞往三亚的航班,临时更改航线中途备降武汉,这颗宝贵的供心被成功护送至医院。14日凌晨,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病人需要移植心脏

43岁的宋先生是安徽省安庆市人,去年被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心梗,手术植入一枚支架。宋先生的命虽保住了,但因心功能太差,反复出现心衰。今年1月2日,宋先生转至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专家评估发现,他的心脏“泵血”能力极差,且已严重大面积缺血。专家会诊认为,要想有质量的生活,只有进行心脏移植。

幸运的是,宋先生很快等来好消息,天津有一名车祸患者,家属愿意捐献器官。接到器官分配中心电话后,协和医院心外科副教授邱雪峰一行三人立即赶往天津。1月13日下午3时49分,这颗“救命心”被顺利取出,保存于专用液体内,温度控制在零摄氏度左右,使其进入“休眠状态”。

航班临时备降武汉

1月13日17时15分,邱雪峰一行三人赶至机场准备带供心返汉。“按计划飞机6时25分起飞回汉,却意外接到航班延误的通知。”邱雪峰说,心脏“冷缺血”时间最好在6小时以内,且越早移植对患者康复越有利。如果再等下一趟航班,这颗“救命心”将报废。

在机场,邱雪峰紧急寻找转乘备选方案,但时间都难衔接上,急得跳脚的他实在没有办法,紧急求助南方航空公司,南航逐级向上报备后,抽调天津飞往三亚的 CZ6349航班临时更改航线,中途在武汉备降。该航班于19时35分起飞,并于21时10分抵达武汉。

邱雪峰说,起飞前空乘人员广播告知乘客,“一颗等待移植的心脏急需送往武汉,为了生命的延续,我们将临时备降武汉”。让专家们感动的是,机舱内没有一名乘客表示反对。

供心重新恢复跳动

下飞机后,邱雪峰等人一路疾奔,此时距离“取心”已有5个多小时。21时56分,三人护送“救命心”至协和医院。此时,手术室已做好准备,23时29分,这颗心脏恢复跳动。

该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说,患者手术非常成功,如果再晚一两个小时,这颗“救命心”将错过最佳移植时间而遗憾报废,而患者也不可能重获新生。14日凌晨,宋先生转至重症监护室,移植的心脏功能恢复还不错。(原标题:飞机备降武汉护送“救命心”)

新闻推荐

“泥腿子”专家 32年致力农技推广

安徽省淮南市的李德福,工作32年来始终扎根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足迹遍布全镇39个村的田间地头,为7万亩耕地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服务。他全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创造了“贺疃模式”,稻麦单产...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