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闵子祠祠产“瞻祀田三百亩”何去何从

拂晓报 2017-12-22 18:26 大字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祠堂分为“私祠”、“公祠”,私祠大多为“姓氏祠堂”,即宗祠、家庙,如“陈氏宗祠”、“郭氏家庙”等等,其修建、管理均由宗族内部所为。公祠一般多为“历史名人专祠”,如“闵子祠”。坐落在埇桥区曹村镇闵子祠村的祠堂,不是姓氏祠堂,而是历史名人专祠,是孔门“十哲”之一的“闵子祠”,许多人误传“闵子祠”(包括书刊)为闵姓姓氏祠堂——“闵祠”,应当予以纠正。历史名人专祠其修建、管理均由辖属历代政府所为。

大家普遍认为:历史名人专祠是官方或民间为国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纪念性祠堂,有别于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历史名人专祠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但有的群众也上供品或进香,举行非集体的祭祀仪式),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也不修族谱,仅为了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品德、气节等。一般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后人瞻仰。同时,常陈列与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等。此类祠堂的形制与姓氏祠堂相似,建筑风格也比较传统,形制却较小。但现代历史名人专祠与古代历史名人专祠的建筑形式、风格却有所不同。有的历史名人专祠还被列为政府各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人专祠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姓氏宗祠相比,但其历史意义却远在一般宗祠之上,它大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所。故此,“闵子祠及墓”于1985年获批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获批为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孝老爱亲”的宣传教育基地,是传承孝道传统文化的重大场所。

尊祖敬宗,寻根问祖,联络宗亲,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通过专祠的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教育民众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文明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因此修缮历史人物专祠——闵子祠堂的工作刻不容缓。

闵子祠始建于汉初(公元前88年),规模较小,仅3间小房舍,而宋代已形成规模,闵子祠及墓,据文献记载:自宋代起闵子祠及墓就有御旨分封瞻祀田三百亩,规模宏大,前所未有。明朝嘉庆十九年,巡按御史闻人铨,派员实地丈量,插标定界,确认封赐的闵子祠及墓祠产瞻祀田三百亩,并颁命3名管理人员——“祀生”,其俸禄由政府发给,衣冠及头巾穿戴统一。保护祠产,是历代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古代《宿州志》、明张云汉刻本《闵世族谱》等文献中记载:闵子祠历代修建无数次,但有历史明文记载的有明知州万本(1480年重建)、陈条、曾显(1499年)、曾魁(1539年)、御史闻人铨、巡按高举,清知州高其佩、余慎、董鸿图、周天爵、何庆钊,民国九年县、乡官僚,均巨资重建、修建过闵子祠,明知州曾魁(嘉靖十九年)还亲自为闵子骞墓立“闵子塚”碑;康熙四十四年,清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张廷枢率僚属一行,为大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德行之科”四个大字,亲赴闵子祠,颁悬于闵子祠正堂;道光十年,知州周天爵亲临指挥为道光皇帝赐立“先贤闵子故里”牌坊。历史名人专祠——闵子祠,祭祀方式多为“公祭”,明朱元璋、朱棣皇帝,清康熙、雍正皇帝为祭祀先贤闵子,均先后造访过闵子祠及墓,清康熙四十五年,新任广东巡抚大臣范时崇,持节过宿,亲临拜瞻闵子祠,遂捐金银若干,修建闵子祠,宋、元、明、清诸多御史、巡抚、巡案、知州等僚属,每逢佳节,均前来公祭,并写下许多颂扬闵子骞“孝老爱亲”的诗词、楹联、美文。

闵子祠及墓,自宋代起就有瞻祀田三百亩,规模宏大,前所未有。遗憾的是,至清末闵子祠房产损毁严重,及瞻祀田地产逐渐减少。道光皇帝亲赐“牌坊”、“官题影壁墙”、1539年宿州知州所立“闵子塚”古碑、12块明、清“重修先贤闵子祠碑记”、100余块自两晋起至清末达官贵人的“诗碑”等,大部分被损坏,闵子墓旁的1500余年的古柏20余棵被砍伐,卖去用于造船。时至现在,闵子祠只剩下房舍19间,三进堂14间,偏房3间,占地面积40米×15米;闵子墓及弟弟闵革墓、闵蒙墓,占地面积100米×80米,即闵子祠及墓总占地只剩下不到40亩。

闵子祠祠产“瞻祀田三百亩”何去何从,历代政府如何克难力困,力保闵子祠祠产的可歌可泣事迹。我们可以从两块“重修先贤闵子祠碑记”,从中找出端由。但值得一提的是:旧志记载闵子祠祠产拥有三百亩,这个事实永远留于后世。

何庆钊,河南省固始人,清光绪五年始任宿州知州,1889年重修《宿州志》。刻本卷中“先贤闵子祠判回当产祥立祀生记”一文中,记述了他在任期间处理闵子祠当产判回案。从字里行间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他对先贤闵子祠及墓的崇敬及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设立保护标志牌、制定政策、拨付资金、配备管理人员等,对闵子祠及墓的祠产、地产予以保护。1985年,历史人物专祠——闵子祠及墓被批准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设立标志牌;2003年闵子祠祠内的古树“闵柏”、“闵公孙(银杏)”被批准为安徽名树,予以保护;1995年10月26日,市人民政府下发宿政(1995)75号《关于公布闵子祠、墓等四处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予以保护。文件规定:原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闵子祠、墓划定的文物保护范围:东至206公路国道西边线,向西至洗须沟以西20米,南至村前东西沟以南20米,北至至闵子墓北边线以北100米,约300亩;文件又规定:除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5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即京沪铁路东50米,北至宿州市碳纤维厂南沟沿,南至么庄自然庄北,约600亩;2003年,闵子墓北、骞山西的古代汉墓群,被批准为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

2006年,宿州市文物所为闵子祠及墓配备一名管理员,负责管理、维护、卫生等工作,由政府拨付补助费。

新闻推荐

宿扬高速扬州段顺利交工

一举打通3处出省通道的新建高速——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一天传来两条好消息!12月20日10:18,宿迁段实现通车;当天下午,扬州段又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有望年内通车。今后,苏北的徐州、宿迁、盱眙等地到扬州、...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