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同携手 共香新丝路 ——“一带一路”中国名酒文化高峰论坛侧记
[摘要]——“一带一路”中国名酒文化高峰论坛侧记
△对话“一带一路”与中国酒文化国际化△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作演讲△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作演讲△安徽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作演讲
□本报记者 郑兴隆/文 秦莉萍/图
昨(18)日,以“名酒同携手,共香新丝路”为主题的“一带一路”中国名酒文化高峰论坛在宜宾市举行。行业协会挚旗引领,专家学者建言献策,酒业巨擎共谋发展,中国白酒“国际化”线路逐渐清晰……
文化为媒
加速推进白酒国际化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以文化为媒、加速推进白酒国际化,将是中国白酒“走出去”的重要契机。为此,特对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是产品体系定位应在坚守风格的基础上作适应性调整,同时制定适应国际贸易的标准体系。针对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树立中国白酒的典型特征,在工艺上要传承,在风格上要坚守,结合口感上适应性创新和调整,清晰中国白酒与其他烈性酒的区别。同时,应注重中国白酒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使中国白酒在国际上与同类产品展开公平竞争。
二是市场定位应以主流社会接受为目标,借势而发整合多渠道支撑。中国白酒国际化还处于初始阶段,借势和整合多通道支持也势在必行。要整合资源,通过遍布全球的华人圈渠道有效推广,加强境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借船出海”,扩大中国白酒的国际影响力,达到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认知、认可的目标,充分运用资本运作加快国际化进程。
三是完善中国白酒现代文化体系建设,构建全面的文化支撑。让国际社会熟悉中国,了解中国白酒,接受白酒文化,是走向国际的重要支撑。因此,要注重中国白酒文化体系建设,通过中国白酒文化展示白酒的酿造价值。通过反映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描述中国人精神与情感世界对白酒新文化所予以的寄托。
四是搭建共同拓展国际市场平台,建立切实可行的对外合作机制。中国白酒走向国际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更需要行业组织的协调与推动,加快建立中国白酒走出去的联动机制。搭建标准、文化、商务、海关、出入境检验、行业协会等多部门参与的平台,整合国际贸易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使用国家鼓励中国制造与中国产品走出去的政策保障、法规支撑、经费支持等条件。
抱团出海
中国白酒“香”满世界
“一带一路”中国名酒文化高峰论坛上,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安徽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济师杨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崇琳,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亚太区代表托马斯·朱利安,纷纷围绕抱团出海,让世界接受中国白酒作主题演讲。
刘中国:中国白酒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独有的固态发酵蒸馏酒。作为中华文化最生动的载体,一杯中国白酒,就是一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中,白酒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民心相通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好中国白酒这一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是整个白酒行业当下必须面对和作答的时代课题。五粮液的国际化之路,首先是在全球布局营销网络,强化国际定位;其次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白酒文化;第三是推广“中国白酒,浓香五粮液”。“一带一路”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花独放不是春,众人画好同心圆。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中国的民族品牌、中国的文化载体,浓香的五粮液愿意和中国白酒企业一起抱团发展,以全球化的视野、远见和智慧,携手各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并全力赢得全球酒业竞争,让中国浓香倾倒世界、醉美全球!
梁金辉:中国的白酒在国际上有“声音”、有影响,但中国白酒国际化仍任重道远。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酒佳肴,中国如此,世界也是如此。一家酒企的国际化代表不了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广大中国白酒企业作开路先锋,中国白酒要让酒与文化深度融合,让中国百姓生活更加美好、世界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古井集团愿意与中国白酒企业抱团发展,共同做好、做大、做优,共同探索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
杨波: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在中国企业、中国标准、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大趋势下,中国白酒国际化正在向我们走来。中国白酒国际化,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也是一项历史性的考验,需要白酒企业回归本质,从零做起、从国际化思维做起,探索建立消费者认知的逻辑和产业模式。“白酒国际化”是“白酒未来化”的前哨站,“国际化思维”是应对未来环境巨变的“产业转型思维”。白酒的国际化,应该抱有开放的心态,至少应闯三道关:第一关——值得喝,从健康价值方面,普及基础认知、感官价值;第二关——应该喝,让感受中国文化、体验中国特色成为“主流选择”;第三关——必须喝,让白酒价值体系的科学化、清晰化、透明化成为白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中国白酒国际化的道路上,政府、协会、企业一个都不能少,全国白酒企业应共担使命、苦练内功、携手出海、共同塑造坚实的中国白酒价值体系,让中国白酒在国际化道路中完成自我蜕变升级,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白酒骨子里的中国精神。
王崇琳:中国白酒要走出去,一定要结伴而行。2016年,中国白酒的出口总额约5.72亿美元,远不足一个国外名酒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目前,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白酒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已经是一个共识,白酒产业走出去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茅台“走出去”,有三点经验值得分享:第一,开放融合,提升了茅台海外市场拓展的活力;第二,文化认同,提升了茅台品牌的魅力;第三,匠心独运的精湛品质,为茅台走向全球筑牢了市场根基。同行之间总有竞争,但产品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服务的差异,并不妨碍企业之间的合作,而这种差异足以被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所包容。抱团走出去,能整合更多资源,形成中国白酒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对中国白酒企业而言,合作应该成为常态,走出去应该成为一种新的市场精神。
托马斯·朱利安:在休闲、娱乐之间展示软实力,“红酒外交”不一定适合中国白酒,但其中必然有共通之处。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广阔的舞台,波尔多葡萄酒的全球化推广方式可以为中国白酒国际化提供一些借鉴,如果外国游客都成为了中国白酒的推广大使,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必然越走越远。
建言献策
助推中国白酒国际化
在“一带一路”中国名酒文化高峰论坛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黄宇彤、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周卫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格鲁吉亚农业部国家葡萄酒局主席乔治萨玛尼什维利,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酒文化国际化”主题,为助推中国白酒国际化积极出谋划策。
黄宇彤:中国白酒国际化是必然趋势,要充分用好文化传播载体,让中国白酒迅速在海外市场形成影响力。充分利用试酒师、专业商人、专栏记者等专业传播渠道,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周卫中:中国白酒国际化,仅仅是“走出去”是不够的,还要思考怎么“走进去”,怎么进入主流渠道等问题。这就需要讲好“故事”,让国际市场认识什么是中国白酒。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一些国际博览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韩家平:中国白酒国际化,需要思考如何建立起中国白酒的国际认同,不仅需要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还需要研究国际市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作出适宜性调整。中国白酒国际化,也需要广大酒企担当起社会责任,与国际市场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更需要坚守诚信为本。
乔治萨玛尼什维利:“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白酒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白酒国际化重在推广,推广重心应在文化,消费群体应该侧重于国际市场上的年轻一代消费者。
新闻推荐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描绘了安徽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路线图。这一职称新政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放活”“盘活...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