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反映特色小镇呼唤新美宜居

江淮时报 2017-12-12 14:35 大字

本报讯 “当下,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从我委组织视察的情况来看,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涌现出一批‘专、精、美、活\’的特色小镇。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和开展美丽宜居特色小镇建设。”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负责同志前不久这样说。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的调研发现,当前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性特色不强,缺乏竞争力。功能配套不够完备,缺乏集聚力。社会资本参与不够,缺乏吸引力。产镇融合不够,缺乏凝聚力。机制不够灵活,缺乏创新力。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为此建议,把握根本,明确特色小镇建设初衷。打造特色小镇的根本目的是利用现有村镇的人文、历史、环境、区位优势助推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只要有利于实现这一目的,各地都应因地制宜,聚焦特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发展为目标,坚持有序有效推进,避免脱离实际,盲目造镇、一哄而上。

抓住关键,合理确定特色小镇定位。要千方百计找出本地特色,突出特色亮点,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你有我特。要充分尊重、利用和挖掘小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不遗余力地宣传特色、彰显特色,不断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

坚持原则,找准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在模式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引导激励为辅,切忌行政命令、大包大揽,让政府财政背上包袱;在规划上坚持系统性、前瞻性和协调性,坚持有特色建设和发展,摒弃“贪大求洋”,坚持集约节约,不搞大规模开发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切忌盲目跟风、机械模仿;在目标上坚持产业导向、效益至上,依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体现区域差异性,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独特产业生态;在方向上坚持既立足当前基础、更注重转型提升,切忌低水平重复;在节奏上坚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做好示范引领。

精心谋划,科学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考核调度方面,抓好顶层设计,发挥引导作用。二是营造良好环境,浓厚创业氛围,大力吸引战略投资者和社会力量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与开发。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建立“省统筹、市指导、县主体、镇落实”的四级联动机制。四是强化资金扶持。对具备独特特性、形态观感较好的小镇,各级财政要予以资金上的倾斜,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础项目建设。

注重创新,为特色小镇建设注入活力。一是创新营运模式。特色小镇要以政府规划为引导,但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要创新融资方式,要让市场主体和当地居民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真正主体。二是加强智力支撑。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在资金、技术、土地保障方面,可视情给予特别政策支持。

加强宣传,做好特色小镇对外推介。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宣传力度,唱响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吸引游客前来消费。再通过游客口口相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共性与个性的共鸣 黄治斌

一本《安徽文学》在手,随手翻到于晓威的《私人火车》,看最后一节,短短的一句话,耐人寻味,一些疑惑涌上心头,迫使着你不得不去探个究竟。“而所有愿意乘坐火车的人,理应是一种集体的私奔。”乍看这样的句...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