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着力打造中国最美湖区都市田园

合肥晚报 2017-11-30 20:51 大字

[摘要]合肥包河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安徽省2016年中央财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安排10个试点县(市、区),每个试点单位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包河区项目试点覆盖大圩全镇农户和农民。包河区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农业+近城临湖文化旅游名镇+物联网小镇+体育特色小镇”等四位一体的中国最美湖区都市田园,经过一年半试点建设,全镇农民年人均增收5100元,成为引领全省都市农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融合路径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及各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以及项目实施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包河区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研究大圩镇开展试点工作中重大事项,组织制定《包河区都市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保障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明确总体思路。明确以现代园艺产业链构建及其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为切入点,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构建现代园艺种植加工采摘一体化、“田园风光+生态旅游”的农旅融合、“生态休闲农业+物联网小镇+体育小镇”的产城融合等三大模式,创新多种形式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稳定繁荣。

加大政策扶持。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基础上,集中打包2016-2017年度休闲农业资金56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2100万元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

壮大行业组织,完善融合链条

创新组织管理体系。2016年成立大圩都市农业产业联盟,下设七大行业协会,协会提出产业发展计划,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由盲目发展到有序竞争。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大圩徽姑娘创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葡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一批集“生产、销售、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群体。

打造市场名优品牌。大圩葡萄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大圩镇“中国葡萄特色小镇”荣誉称号。

强化配套建设,健全融合保障

强化科技扶持。以区农技部门为主体,以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涉农高校、研究机构为依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示范与推广,为项目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强化人才培训。依托产学研联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强化优质果蔬种植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培训,组织了60余次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关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等为专题的培训。

强化信息服务。围绕都市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发展信息化需求,建成大圩电子商务平台、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运营中心、大圩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化系统。

加速转型升级,创新融合模式

都市现代园艺模式。以新宇蔬菜种植基地、合肥飞麒园林公司为牵头单位,建设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葡萄绿色节本增效示范基地、绿色蔬菜示范区、苗木花卉示范基地,推进政产学研推广深度融合,探索秸秆剩余物资源化利用,进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

农旅融合模式。由合肥金葡萄旅游公司牵头,依托安徽燕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大圩生态农业旅游AAAA景区为重点,开展农业科普基地、林间民宿、传统民俗等基地建设,形成以金葡萄生态公园、葡萄采摘园、瓜果采摘园、生态美食村、淝河观景、农家茶社、皖中徽派民居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核心景点。成功举办葡萄文化旅游节、踏青美食文化节、“绿色大圩”植树节等诸多旅游节,成为“春色滨湖”旅游节和合肥市“乡村旅游节”的重要板块。2017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景区经营总收入达3.1亿元。

文体融合模式。以大圩独特生态田园风光和体育比赛、运动休闲融合发展为主线,在全省率先打造“体育特色小镇”。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协会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创新举办了“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文化节”,通过深度挖掘“张亮友-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合肥-中国马拉松发源地”,以及举办马拉松文化展、马拉松高峰论坛、摄影大赛等,打响大圩马拉松文化品牌。“安徽大圩体育特色小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6年(十佳)中国体育旅游创新项目奖”,2017年举办“生态大圩国际半程马拉松暨合肥半程马拉松赛”。  

包河区

新闻推荐

食品摊贩摆摊设点不可任性

《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12月实施, 强化食品“三小”监管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