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引千人入局 “圈钱”2.6亿 网店六人散布高额返息消息吸引存款 警方因其交易数据不正常介入调查
法制晚报11月28日报道央视报道,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浙江一家“海宁皮草工厂”以网店当幌子,用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非法吸收公共存款2.6亿余元,上千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法制晚报》记者获悉,该团伙主要嫌犯张某、吕某、曹某等人目前已经被警方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受害者中不乏经商多年的老板。为何精明的老板会被骗走数十万元?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进骗子设下的圈套的呢?
初步接触
女店主入项目QQ群
被承诺每周分红0.7%
赵女士是一名网店店主,一天正在打理自己的店铺时,一个网上认识的合作伙伴找到了她。这位朋友告诉赵女士,他的手里有一个发财项目。
“他就说让我投资一个网店,一周就能够返利7个点。当天拍单,第二天收货,7天利息0.7%,相当于投入10000元,可以分红70元。”赵女士告诉记者,朋友向她承诺该项目按投入比例进行分红,每周都会定时发放0.7%的红利。
随后,赵女士被拉进了一个QQ群。这个群有三百多人,许多人都给这个名叫“海宁皮草工厂”的网店投入了几万到数百万不等的资金。
“他们每天都发消息,还有各种活动,反正看起来挺热闹的。有人还发了许多照片,看起来很正规,规模也很大。”赵女士说道。
小钱试水
店主投钱后按时收到分红
觉得应没问题
赵女士开网店多年,认为自己对这个行业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了避免受骗,她并没有急于投入资金,而是先对这个网店进行了调查。她发现,这家名叫“海宁皮草工厂”的网店隶属于“海宁康美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地在浙江省海宁市,企业法人名叫张某,并有着合法的营业执照以及注册信息,还有许多实体的门店,在平台上也有着企业用户的实名认证。再三斟酌下,赵女士决定先投入一部分钱尝试一下。
“我先投了一部分钱进去,在投资过后一周我收到了分红,而且钱都按时返还到我的账户上了,而且有人提出返还投资本金,对方也很快就把钱全都退了回来。当时我心里就比较安心了,觉得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赵女士不知道,她已经一步步走进了别人设下的圈套里。
店主入局
几个管理员轮番劝说下
一共投入26万
发现这种投资方式很“可靠”,赵女士有些心动,正犹豫是否加大投资时,群里的几个管理员及时出现了。几个管理员轮番向赵女士表示,如果加大投入,除了能够获得厂家赠送的皮衣、皮草、手机等礼品,自己获得返利的点数也会提高。在管理员每天的轮番轰炸下,赵女士加大了对“海宁皮草工厂”的资金投入。
“就是贪心嘛,前前后后一共投入了26万。我这也是辛苦钱,但是我当时真的相信没事的。”赵女士说。
骗子“变脸”
本金红利收不回
被威胁“小心家人遭殃”
就在赵女士等待返利的时候,“海宁皮草工厂”的负责人却停止了兑付。为了尽可能地挽回损失,赵女士想要赶紧收回本金。可“海宁皮草工厂”的负责人张某却表示,目前本金不能退给赵女士。
“当时我就准备告他,可是对方却威胁我说,我知道你的地址,小心我让你家人遭殃。”赵女士说,原本自己想获得利润,可现在却连本金都赔了进去。对于赵女士而言,26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她不敢告诉家人,每天都过得很郁闷。
据了解,投资26万元的赵女士还不算是最多的。来自安徽马鞍山的阿玲,先后投资了73.5万元。去年8月开始投资的她,今年3月份才追加了40多万元,还有人前前后后共投资了1500余万元。
警方关注
交易数据不正常
或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以网店为幌子,以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这家名叫“海宁皮草工厂”的网店交易量暴增,并吸收了大量的公众存款。而这种急速的交易增长数据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
据民警介绍,其实,早在赵女士被骗前,浙江海宁警方就盯上了这家网店。今年年初,海宁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海宁皮草工厂”所在电商平台工作人员报案,报案人称“海宁皮草工厂”近期的交易数据极不正常。
随后,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家网店以售卖皮衣、皮草为主要经营业务,工商注册信息也合法。在研究了相关数据后,办案人员发现了疑点。
“交易不正常,主要是它从当天拍单开始,第二天就确认收货了。一般的话,在网上卖东西,物流也要时间,而且买家也要核实这个货是不是正常,第二天不太可能确定收货。资金量也是比较大的。几十件上百件地买,几万块也有,十几万也有,几十万也有。”浙江海宁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高诚告诉记者,这家店承诺的收益回报太高了。“我们粗算了一下,年化收益率差不多将近百分之三四十,甚至多一点可能达到四五十,比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利率都要高了很多倍。”高诚说。
警方初步认定,这家名叫“海宁皮草工厂”的网店,很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调查结果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2.6亿
全国上千人受害
警方对这家网店负责人张某展开调查。经查,张某利用吕某、曹某等六人散布高额返息的消息吸引存款,然后将吸收的存款一部分用来投入生产,另一部分用来偿还利息。张某认为凭借自己的经营能够盈利以及支付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
起初张某确实能应付自如,但后来公司产品卖不掉,囤货越来越多,资金盘不活了,于是资金链出现了断裂。张某付不出钱了,拿不到钱后,受害人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选择报警。
根据张某在工商局注册的信息,警方在张某经营的工厂将其抓获。接下来警方又依次抓获了负责散布消息和运营微信群的吕某、曹某等人。
经查,自2016年以来,张某利用网店“海宁皮草工厂”为幌子,以承诺高额返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共存款2.6亿余元,受害人数达上千人,且遍布全国各省份。
“说到底,还是自己有些财迷了。”赵女士坦言,自己因为看见这所谓的投资有巨大的收益,才不断追加,根本不知道对方的行为属于违法。
律师说法
此类骗局均涉案金额高
勿轻信“熟人”推荐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常清律师表示,张某等人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关键在其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通过虚构投资项目等骗取集资款。如果实施了上述行为则构成集资诈骗罪,如果没有,只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王常清律师表示,骗子们大多采取种植、工程项目、投资入股、消费返利、投资办学、出售商铺、发行股票、认购保险等方式,85%以上都是以支付高息为诱饵,而且犯罪分子在集资初期往往积极兑现,汇报承诺,骗取信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集资规模迅速扩大。并且不惜血本,传播集资信息、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宣传,导致此类案件受害群众人数众多,涉案资金数额巨大。“许多非法集资案件中,涉案金额少则数百万元,多则数亿元。”
王常清提醒说,市民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如何避开非法集资吸金陷阱呢,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投资理财有风险,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的投资理财产品;二是不要轻信“熟人”的推荐,决定投资前一定要深入了解自己将要投资的项目是否真实可信;三是时刻牢记一句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投资理财的回报率不要抱有非理性的期待,畸形的高利润背后往往隐藏着陷阱。
新闻推荐
本报讯(巩树东记者姜蕊)日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联合2家企业走进2个社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在金口岭社区,该局邀请市嘉禾大药房连锁有...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