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教师节,致敬人生领路人

皖西日报 2017-09-14 07:55 大字

模范教师方家社

数学课,也可以很有趣

本报记者 单姗

五版90800453.jpg

方家社在数学课堂中。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学。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这门学科,怎样学好数学,是很多家长和孩子非常关心和关注的。六安市城北小学方家社老师,在30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一直探索和倡导的“有趣有味有思想的数学课”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以及同行业界的认可。今年8月,方家社被市政府表彰为“六安市模范教师”。

再忙也不离教学一线

9月6日上午9时30分,按照约定时间,记者来到城北小学,正好赶上方家社老师第一节课下课,主抓学校党建工作、承担行政管理任务,以及担任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的方家社,多年来,即使再忙也一直坚持在一线教学,用他的话说“我喜欢在一线上课,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感觉”。

从1982年踏入教师岗位至今,方家社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到如今走上管理岗位,担任六安市城北小学支部书记、副校长,他一直不舍得离开心爱的三尺讲坛,并始终兼任一个班的数学课,从没有因为忙而耽误一节课,少批一本作业。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方家社认为,这么做他可以深入课堂,把握教学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贴近教师,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为此,方家社需要比一般教师付出多倍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做好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早上7点,准时到校批改作业,上完课后再做好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时需要下乡听课视导,晚上再抽时间备好第二天的课。虽然一天忙到晚,但是他任教的班级学科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他也在一线教学中获得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为教研积累大量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他在CN报刊发表教研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的国家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在全省使用。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啥样

很多人在求学经历中都有这样的感触,喜欢某一学科老师,这一学科学得就不会差。方家社是一位面容慈善且常常挂着微笑的老师,他的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而且幽默、风趣,学生们乐意和他亲近。

怎么让学生们喜欢数学课,觉得数学课学起来有意思,不惧怕呢?这是方家社多年来教学中的核心和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数学的前提就是喜欢数学”,他认为,“小学生怎样投入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何种数学知识更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这是理想课堂的追求”。在方家社的课堂上,情境教学是其一大特色,通过故事、绘画等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们乐于接受。“小学数学课堂也要融情入理,拨动小学生的心弦。如果一节课让学生如坐针毡、诚惶诚恐,那么,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课。”

“只要方法得当,微积分也可以教给孩子”。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方家社就深深记在心中,这么多年的一线教学中,他也是时刻牢记并实践着这样的理念。去年,方家社所带班级里有一位文静的小姑娘,学习态度很认真,但是成绩一般,在课堂教学中,方家社发现这名孩子的形象思维非常好,因此,特别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启发孩子,孩子进步很快。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讲解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方家社让孩子们通过画笔,用对称图形的概念来设计“儿童节”主题图案,这名女生的创意设计让方家社感到既惊喜又欣慰,一直到现在,方家社手机里还保存有这名学生的设计图。还有一次,给孩子们上表面积计算的课程,方家社把学生们带到自己正在装修的家中,带领学生通过实地测量面积,让学生们有直观的感受。

言传身教培育人才

2013年,市级“方家社名师工作室”命名成立,他带领他的团队频频活跃在全区的小学教育讲坛上,促进乡村学校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的深入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他共指导示范课60多节,指导的青年教师中有6人分获全国、省、市教学大奖。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他领衔申报了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研究》,经过近3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撰写研究论文40余篇,其研究成果——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较大贡献,也被裕安区政府授于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因此被教育部授于全国信息技术教育试点单位。

努力做“学习型”、“科研型”和“学者型”的老师是方家社的努力方向。1997年,他率先自学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在电脑尚未普及的情况下,翻阅各种英文资料,自制动画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实验,开创皖西地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新范例;带头进行教改实验,主持课题研究,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和特色——数学课有趣有味有思想,学生爱上他的课。

方家社平易近人,在教师面前不以领导自居,在学生眼中又和蔼可亲。他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取得优异成绩,也获得了荣誉与鼓励:1997年被评为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02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省级课题专家,高级教师专家评委,裕安区优秀党员。采访中,最让他兴奋的话题就是关于数学课的教学,关于荣誉,他则显得很谦虚、低调。

援藏教师张明全

到特殊地方,完成特殊使命

邵兴 本报记者 单姗

告别亲人 无悔援藏

五版90800452.jpg

张明全(中)和藏区学生在一起。

8月8日下午3时30分,金安区张店中学张明全老师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那天,他正在家中辅导即将高三女儿的功课,接到了学校办公室传达援藏通知的电话。

感到意外的同时,张明全老师也陷入矛盾:一方面,教育局和校领导把如此重要的政治任务交付于他,没有理由辜负;另一方面,女儿今年又恰好上高三,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段之一,而妻子是城南中学的老师,教学任务重,再加上平日体质不是很好,这时候离开妻子和女儿,实在放心不下。当张明全把这一消息告诉妻子和女儿时,她们虽然万分不舍,却还是支持他听从领导的安排。妻子安慰他:“你安心去工作,家里交给我,你放心,我能挺住。”女儿懂事地说:“爸爸,你放心,我在家一定会好好学习。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就这样,从接到通知到马不停蹄体检,很快,8月18日凌晨5时,张明全老师随安徽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教师队伍计26人一起,从合肥新桥机场乘上了往拉萨方向的班机,正式踏上了援藏之路。

在飞机上,看着身边熟睡的同行者,张明全思绪翻滚,一点睡意也没有。心中既有对父母妻儿的牵挂,也有对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和学生们的不舍,还有对高原反应的担忧,对即将要去的新的工作和生活地方的好奇和向往。

适应环境 战胜自己

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拉萨贡嘎机场。张明全老师回忆说,第一天,并没有高原反应的感觉,正当他感到庆幸的时候,去年首批援藏留任的老师从微信群发来消息告诉他,高原反应一般在两三天后出现,并交代刚入藏的那几天尽量躺着休息,不要洗澡,坚持喝“红景天”,要把自己当成70岁的老人。果然,第二天,高原反应出现了:头疼欲裂,呼吸困难,胸闷发软,晚上失眠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似乎一下子都跑来折磨着张明全,平时身体素质一向很棒的张老师只有躺在床上,一杯又一杯地喝水。

经过两天的努力,张老师渐渐能承受了。这时,山南第二高级中学的课表也发到了张老师的手上,此次援藏支教中,他担任高二两个班的汉语教育教学工作,一周22个课时,包括早读和晚自习,以及担任学校的教育宣传工作。8月21日,入藏第3天,凌晨6点不到,张明全老师就醒了,顶着高原反应的不适起来洗漱好,把上课的教辅用具:扩音器,文具,教案,手提电脑等都一一装进手提包。从宿舍到学校大约1.5公里,正常步行不用10分钟,但在藏区,则需要20分钟到30分钟。张明全说,一路上,自己就像一位70岁的老人一样缓慢走着,虽然很慢,可是走到学校还是感觉到有点接不上气。

让藏区孩子圆梦象牙塔

来到教室门口,教室里已经传来稀稀拉拉的读书声,推开教室门,迎来孩子们惊讶的眼光,张明全向他们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藏区孩子非常认真且表现得很有兴趣。介绍完了我,我便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每个人也都做自我介绍,说说自己对学习汉语文的感受和对汉语文老师的期待和要求”。

短短的40分钟,由于高原反应的原因,张明全已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但看到孩们真诚的笑脸,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看到孩子们积极的配合和努力,张明全觉得高原反应一下子轻了许多。

藏区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备课时更需用心,张老师说,“必须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情,抓基础。授课语速要慢,要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网络上,张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西藏,以前很想来这里旅游,但一直担心身体经受不了高原反应。在张明全老师的QQ空间,记者注意到,张老师是一位喜爱并擅长格律诗词的语文教师,此次援藏的每一份心得,每一份收获,他都用格律诗词记录表达,虽远离亲人,条件艰苦,但从张老师的诗词中能读出他的信心和热情。张老师说,这次援藏,对自己也是一个新挑战,他希望得到藏区孩子们的认可,可以带着他们尽情地徜徉在汉语文的美丽世界中,将他们送入理想的象牙塔。

最美教师杨春媛

陪山区孩子一起成长

傅婷 本报记者 单姗

五版efce1b9c1661c1_看图王.jpg

五版09111342.JPG

杨春媛给学生讲解。

80后,中学一级教师,六安市骨干教师,在金寨县青山中学,年轻的杨春媛老师已经有12年的教龄,长期以来,她扎根山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的热爱、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好评和社会的肯定,不久前,获得了“安徽最美教师”的称号。

扎根山区的女教师

12年前的2005年8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对家乡的热爱,杨春媛放弃了条件较好的工作安排,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山区学校教师紧缺,尤其是外语老师。为此,杨春媛刻苦钻研教材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请他们帮助找问题、想办法;有时间找学生座谈,让学生给她提建议,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法,积极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注重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构建活泼有趣的高效课堂。

作为班主任,她每天清晨提前到教室,每晚伏案工作到夜深。她的备课笔记本写了几十本,而且做到了课课有反思,天天有检查。2005年,从山区偏远小学入班的李伟同学英语基础薄弱,在2007年中考却以118分总成绩位列全县第一(当年试卷总分120分),该同学同年考入金寨一中,通过不断努力,3年后考入清华大学。2016年,杨春媛所带班级中体育生徐杰同学,进入高三复读时英语成绩只有40多分,杨春媛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耐心地为徐杰补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的高考,该生英语考了74分,顺利进入石家庄大学深造。尽管她教学成绩突出,却从不懈怠,力求精益求精。2016年9月,她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甚至自付生活费用,赴安庆参加安徽省高中英语优质课观摩学习。

陪伴——最好的教育

“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一个完整的老师,当不好班主任也不是完全合格的老师。”从教12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新手妈妈,杨春媛当了6年的班主任。若说她当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特点,一个“陪”字贯穿始终。统计算来,她每天深入学生寝室两次以上,每天待在学生身边不少于8小时,每月至少找每个学生谈一次心,每学期至少安排到5名以上同学家中进行家访,她用自己的亲力亲为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12年来,她从没有因为私事缺过一节课。2008年秋,她结婚只请了7天假;2011孩子出生,4个月产假她只用了两个星期,她把全部心智和无私的爱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她的学生。

2007年,她班上有个叫小鸿的学生,离中考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父亲却因为乘小船不慎落水身亡。她和她的母亲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不愿和别人谈及此事。几天后,杨老师就带着几位班干亲赴她家慰问并带头捐了几百元钱。从此,她把该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尽心关怀,经常从微薄的工资中接济该生生活费用,让她继续感受到家庭温暖,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并以英语117分(总分120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入金寨一中。

“学困生”是最需要老师花费心思的群体。一名叫小鹏的“问题”男生很快被她发现,和人交往时甚至不敢正视对方,师生互动几乎没有回应。杨老师主动和他沟通,起初并没有良好效果,她多方打听并从他以前的老师处得知:该生住家偏僻,自幼不喜与人交往,还有深深的自卑心理。于是杨老师对症下药,让班上开朗的学生陪他玩耍,找活泼的孩子与他结对子。闲暇之余就倾听他的心声。起初他不适应,慢慢的,他的性格变开朗了。毕业前夕,他送给杨老师一个香包;高考之后,他还组织同学们一起去天堂寨游玩,并告诉杨老师住在同学家的感受!在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下,小鹏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上了一所不错的高职院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杨老师所带班级的英语学科成绩在全县中高考评比中都名列前茅,2007年被县教育局表彰,获“县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获市优质课大赛“特别奖”;参加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全国举行的研讨会,应邀作为2016年市优质课大赛评委;“一师一优课”网上晒课获得省级优秀等。自工作以来她几乎年年师德考核为优秀等次,近几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等级。2017年先后被评为“金寨县骨干教师”、“六安市骨干教师”。辛勤工作的同时,她笔耕不辍,坚持写作,《高中英语课堂中新课导入初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思路的分析》、《英语教学反思的探讨》等多篇论文获奖。2012年在学校承担的省级英语教研课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文化缺失问题之研究》中,杨老师是课题组核心成员之一,该课题现已成功结题。

也许,她算不上一名好妻子,因为两地分居,根本没有时间回去做家务;对女儿,她深感愧疚,因为女儿从上幼儿园到毕业,她都抽不出太多时间接送上下学。但她却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像春风一样呵护他们,把更多的“情”和“爱”献给了她的学生。

新闻推荐

看病就医将有“数据医生”为你把关

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研究”,试图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等方面搞出“大事情”……为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临床诊疗的深化应用,昨日安医大一附院联合腾讯签署《互联网+智慧医院项目合作协议》,...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