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诗歌的力量

攀枝花日报 2020-02-21 06:45 大字

□廖华玲

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有个著名的文艺观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指文艺要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生活。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你有多痛我就多痛心,有难一起扛,共分担才更坚强,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战“疫”,歌诗不能缺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是武汉的城脉和文化底蕴,那座楼就是诗,诗就是那座楼。当听到崔颢吟出《黄鹤楼》,李白手中的笔几次提起,却又收回,最后长叹一声,自愧不如。如今,武汉人民拾起李白搁下的笔,在蛇山之巅的黄鹤楼书写战“疫”诗篇:“碧水迴影黄鹤楼,蓝天曦明龟蛇峰。可笑冠毒闹江城,粉身碎骨露原形”。疫情中的武汉诗人说:写诗是支持我们的精神力量。

抗“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全国打响。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都是诗人,与“浪漫”无关,“诗歌”就是参战的方式。不尽其数的诗歌出现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社交媒体上,宅在家里的人们迸发出巨大的诗歌创作热潮。“国家不幸诗家幸”,诗歌是激情的产物,疫情期间确实有大量可以写作的题材,写“白衣战士”,写“宅家抗‘疫’”,写钟南山院士,写寂静的城市,而这些诗歌忠实地记录了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呐喊,在号召,在讴歌,在加油!

二战之后,犹太人以诗疗伤,重建家园;“9·11”发生后,美国人首先想到安慰心灵的,不是《圣经》,而是诗歌;汶川地震,一首首诗词传递着生命的坚强与希望。在骤然而临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复活了,借着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白衣天使,最可爱的人,白岩松在《爱是桥梁》中朗诵道:“我们在过年,但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以耄耋之躯冲锋陷阵,钟南山院士,《为何你的眼中饱含泪水》;抗“疫”一线,党旗在高高飘扬,那一刻我们才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寒风挟着雨雾,这是一座城市的忧愁,也是一个国家的忧愁”,武汉挺住,中国加油!以诗战“疫”,即使戴着口罩,也要在心中高亢吟诵,把我们的情感一行一行地牵出来,待到樱花烂漫时,每一个春天都会如约而至。

以诗歌的名义,共同战“疫”,共克时艰。诗是心的声音,抗“疫”诗篇被广泛传诵,不是它们有着多么高的文学艺术和美学价值,而是因为诗中有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作者的感受与读者的感受产生共鸣,敲响了战鼓,传递温暖、抚慰人心、讴歌大爱、坚定信心。这时候没有“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意境,人们的感觉只有一种,就是以诗为鼓擂斗志,战胜魔疫。战“疫”诗歌,家国情怀,而诗歌最能打动人的恰恰正是情感!

战“疫”,诗歌再一次体现出直击人心的力量,病毒开始逃逸,阳光就要灿烂,让我们共迎春暖花开。

新闻推荐

疫情来袭 要迎战的不只是病毒 还有“心魔”

“医生,我手麻胸闷,是不是要脑梗了?”“医生,你看看他病情这么重,我是不是也会被传染?”大年初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