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汶川地震求救信号第一人“模范”标签已成回忆,如今最怕跟不上时代
“模范”标签已成回忆,如今最怕跟不上时代
十年后,刘道彬拿起当年那部海事卫星电话。
刘道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汶川信号中断,他靠一部海事卫星电话向外界发出了第一声求救的声音。
十年后,刘道彬已49岁,头发白了大半。
4月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跟随他的脚步,来到位于汶川县城的中国电信汶川分公司办公楼。打开三楼机房的门,刘道彬拿出了尘封已久的海事卫星电话——蓝色,只有手掌大小,比较老式,外接天线上还贴着紧急求援电话号码。
分别了10年,看到这部电话的一刹那,刘道彬还是有些激动。
当年,正是靠这部电话,他在汶川震后向外界发出了第一声求救声音。
他还记得,当年那晚,汶川下着雨,为了等一通重要的电话,为了给海事卫星电话创造“室外无任何遮蔽”的通话条件,他和几位同事轮流换岗,用油纸裹着电话,把电话伸出伞外,从晚上8点一直举到12点,足足举了4小时。
雨中举起卫星电话4小时 发出第一个求救信号
上楼时,刘道彬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同事聊着天,就好像正常上班时一样。打开三楼机房大门,走进曾经工作的办公室,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
刘道彬向四周看了看,说:“变了,10年前在这儿上班时,摆设和格局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快找到海事卫星电话所在位置。“我就记得是放在这儿,你看嘛,当时的电话就这么小。”
地震发生后,刘道彬顺着楼梯跑下了楼,很快跑上了另一栋楼,他记得一部卫星电话就放在那里。在通讯网络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只有这部卫星电话有可能与外界取得联系。
记不清拨了几次,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刘道彬对着电话大喊:“喂,喂,我们这里地震了,我们这里地震了!机房已经出现了裂缝,但还没有倒塌,喂……”仅仅持续了10秒钟,通话信号便中断了。
在随后的几天里,刘道彬没有跟随县城居民一起转移到高处,而是留在县城公司,日夜守着这部电话。12号晚上有电话打进来,13号中午拨10次通了3次,14号卫星电话逐渐畅通。
“模范”标签已成记忆 现在最怕跟不上时代
“作为最基础通信设施的提供者,我们也是互联网行业其中的一员嘛。”十年间,从一线通信网络运维技术人员到管理者,这个“互联网人”头发已经白了大半。他坦言随着年岁增长,记忆力不如年轻时,面对通讯技术的飞速变化,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虽然在通信行业浸润多年的他也算“老资历”,但对于现在的工作却丝毫不敢懈怠,“不讲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这批人离退休也还早,如果跟不上时代,肯定会被抛弃,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姿态。”
刘道彬告诉记者,每年单位都会组织20多次大大小小的培训,自己基本都要参加。
除了持续的学习,还有心态的不断调整。地震发生5个月后,刘道彬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他说,这就如同一个标签牢牢贴在自己身上,头几年感觉压力特别大,一言一行都要配得上“模范”。后来想想,其实都是自己该做的工作,换个人保管卫星电话,相信也会作出相同的举动。而随着日常网络结构不断完善,卫星电话这种应急运用以后也会越来越少。
“以前大家提起,我也觉得很骄傲很自豪,现在这个标签更多成为了一段历史,也是难忘的回忆吧。”
“仿佛获得重生 余生每一天都是赚到的”
生活中的刘道彬爱好广泛,喜欢运动、唱歌。过去10年间,他花在兴趣和娱乐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刘道彬说,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压力更大,责任也更大了,工作比之前更忙。“家里是管不到了。以前去菜市场里买菜,肉多少钱一斤、菜多少钱一斤都知道,现在每天早出晚归,落屋的时间都很少。”
地震发生时,刘道彬因为工作原因没顾得上去关心还在念中学的儿子。现在孩子长大了,愈发理解自己的父亲。
今年6月,刘道彬的儿子就要大学毕业,24岁的青年将走进基层,成为一名一线医护工作者。谈起对儿子的期望,他只说:“医生也是一个崇高伟大的职业,希望他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该做的事情。”
每年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刘道彬都会找个窗边站着抽根烟。“5·12”是永远不能忘的记忆,他说:“地震的时候,我们算是逃过一劫。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我们活着的人肯定要活得更好、更愉快。”刘道彬觉得,亲历过地震的人,心态多多少少都是有变化的。“当时我们一位在一线通信抢险的同事,现在被问到年龄,都说自己10岁,感觉自己的生命在2008年获得了重生,余生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实习记者申梦芸
新闻推荐
十年沧桑,十年奋进;奋进路上,税徽闪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这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发展的总体目标。十年来,在灾后...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