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汶川好媳妇:柔肩撑起一个家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4-13 06:20 大字

张德雯(左)正与婆婆一道在田间劳动。

“赡养老人本来就是分内的事……”

——张德雯□卢国彤特约通讯员 史付莉 文/图

在汶川县绵虒镇白土坎村,有一位人人称道的好媳妇。八年来,她独自一人照顾一双儿女,侍奉婆婆,无怨无悔、尽心尽力;面对困难,她没有愁眉苦脸,自艾自怜,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坚强勇敢地承受。

她就是现年42岁的张德雯。

在白土坎村山坳深处,一个普通的农家庭院,院子虽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就是张德雯的家。说起儿媳妇张德雯,现年73岁的婆婆马绍芝的眼圈红了,她心里明白,自从儿子去世后,8年来这个家全靠儿媳妇支撑着,一步一步,走得异常艰难。

马绍芝告诉笔者,当初张德雯嫁过来的时候,儿子打工种地,媳妇勤俭持家,小两口又先后为家里添了一儿一女,一家人生活十分幸福。

2009年1月,当时春节即将到来,村里的电线发生故障,张德雯丈夫在参加线路抢修过程中,不幸触电身亡,留下年迈多病的母亲和年仅8岁的儿子、6岁的女儿。

“儿子去世后,张德雯一直把我这个婆婆当做亲生母亲一样照料,从来没分过亲疏,我真的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啊。”马绍芝告诉笔者,儿子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媳妇一个人的肩上,自己又常年患病,但她从不在自己面前叫苦叫累,生活上更是嘘寒问暖,精心照顾。

面对生活的压力,张德雯淡然地说:“赡养老人本来就是分内的事,而且我这个人心直口快,有时说话没什么分寸,婆婆从来没跟我计较过,身体好时,还跟我一起下地做农活,在家做家务,为我减轻负担,遇到这样的好婆婆也是我的福气。”

作为母亲,她时常教育儿女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在她的影响下,孩子们在校刻苦学习,在家帮助奶奶、妈妈做家务。如今,儿子汪思杨就读高中,女儿汪思悦就读初中。邻居汪其敏告诉笔者,自从张德雯嫁到村里来,与大家的关系都很好,她独自一人赡养老人、养育子女,大家都很佩服。

当村里启动脱贫攻坚工作后,经过精准识别,张德雯家列为贫困户对象给予扶持照顾。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照顾家庭,2016年,绵虒镇给张德雯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一个月有1380元的收入;县农业局还帮助她家重修了入户路、厨房、厕所、院坝;家里还养起了三头猪。但张德雯说:“当贫困户并不是光荣的事,我还要加倍努力,摘掉贫困户这个帽子,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借着“产业扶贫”的“东风”,张德雯将自家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种上了果树苗。

“今年,我家的5亩多地全栽上了青脆李树苗。”张德雯高兴地告诉笔者:“有了这项固定收入,我家要摘帽脱贫就不成问题了,也算是给孩子们留下了点财富。”

新闻推荐

西成客专四川段与成绵乐客专接轨 下半年开通运营届时成都坐动车到西安只需三小时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李洋文/图)昨日12时30分左右,随着两根500米长钢轨平稳落在位于江油的成绵乐客专正线区间接轨点上,新建西(安)成(都)客运专线四川段与既有的成绵乐客运专线在江油火车站顺利实现接轨。...

汶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汶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