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宋朝华在赴汶川县开展对接落实对口帮扶藏区贫困县工作时强调强化政治意识攻坚意识责任意识 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项晓峰陪同考察并主持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

南充日报 2016-09-05 00:00 大字

"> " target="_blank">本报汶川电 (特派记者 张德利)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工作,9月2日至3日,市委书记、市长宋朝华带着省委交给南充市顺庆区对口帮扶汶川县的政治任务,带着760万南充人民对藏区灾区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问需问求,率队深入汶川县开展对接落实对口帮扶藏区贫困县工作,对南充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强调要强化最重要的事的政治意识,强化“最后堡垒”的攻坚意识,强化冲在最前方的责任意识,饱含深情、带着感情抓好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阿坝州委副书记项晓峰陪同考察并主持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

2日下午,汽车沿着悬崖峭壁的山路盘旋行驶,从汶川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克枯乡木上寨村,宋朝华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致贫原因,共商脱贫致富大计。当地干部介绍,木上寨村共有8户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因残致贫。全村主要以种植青红脆李、土豆、白菜、中药材为主。“现在村子里面水利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用水极度困难,交通运输条件差,急需错车道。”听了当地干部和部分村民的情况介绍后,宋朝华说,困难是暂时的,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和我们对口帮扶,木上寨村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一定会改善。

在木上寨村,宋朝华走访慰问了余安全、张勤勇两户贫困户,走进黄泥巴、石头砌成的小屋子,宋朝华实地察看家里的陈设,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得知他们长期因病、缺当家产业、缺发展资金时,宋朝华勉励他们要克服困难,树立战胜贫穷的信心,通过党和政府的关心帮扶,再加上自身的努力,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随后,宋朝华一行乘车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来到龙溪乡俄布村,实地考察当地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支柱产业发展起点晚,群众增收渠道收入较低,全村有贫困户23户96人。看到这样的生产生活环境,宋朝华感到十分揪心。“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愿望强不强?”“老百姓很朴实,大家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松如是讲,制约老百姓增收的瓶颈主要是交通、水利和产业,还有这里入户低压电急需改造,错车道急需修建。听了村干部的一番情况介绍,宋朝华希望当地要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干部要行动起来,群众要发动起来,尤其是干部要带领群众干起来,把路、水、住房、产业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工作抓实抓出成效,多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特别是村要有当家产业、户要有致富门路、人要有一技之长。

在俄布村,宋朝华登门看望了杨世军、余发荣两户贫困户,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和下一步脱贫打算。(紧转2版)

新闻推荐

我们,既是见证者 也是记录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岳琦胸怀激情财经记者“初长成”岳琦在2013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作为实习记者进入《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以下简称每经)当时的西部公司部。时至今日,他的记者生涯也只有3年多的时间,但他...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