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汶川县尝试通过潮汐式交通管理根治都汶路段逢节必堵顽

四川日报 2012-04-06 19:07 大字

汶川县尝试通过“潮汐式交通管理”根治都汶路段逢节必堵“顽疾”——

□杨刚 本报记者 松涛

清明节小长假,汶川游客接待量超过15万人次。令过往游客高兴的是,在此期间,长堵的都汶路居然颇为通畅。

国道213线都汶路段是阿坝的 “咽喉”,也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然而,逢节和遇高峰期必堵成为“生命线”挥之不去的“痛”。汶川县通过多次专题研究,对都汶路交通拥堵现状提出了 “潮汐式交通”管理理念,采取多项措施保畅。

通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分析,汶川交通制约瓶颈主要集中在国道213线汶川至映秀段56公里的路段。都汶路有效路面平均为6.5米,平时车流量为15000辆/天,周末为20000—30000辆/天,节假日及小长假高达40000—70000辆/天,而该路段的设计承载量仅为5000辆/天,且该路段因受“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影响,道路状况极差。彻底关、罗圈湾、老虎嘴、烧房沟等地段是最容易堵车的地方。

午间车流叠加是堵车的又一重要原因。国道213线汶川至映秀段每日10时至18时为车辆出州高峰,每日6时至15时为车辆入州高峰。因此车流在每日10时至15时会出现进出车流叠加期,形成汶川 “特色”的潮汐式车流高峰。

怎样变堵为通,汶川县通过专题研究提出了多项排堵保畅措施:

为实现错峰通行,该县在雁门乡养蜂场、绵虒镇羌锋村设立了大型货车驾驶人员休息区。4月5日,记者在休息区看到,几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停在这里,货车师傅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茶聊天。休息区内有免费的茶水。

信息化畅通是汶川县“保畅”的另一重要措施,通过交警、运管、气象等部门联合建立路况信息共享和日报告制度,在电视、报刊、手机、网络等媒体,定期公布汶川县道路通行情况,让出行者提前获取都汶路相关信息。此外,还拉网排查危险路段,组建联合执法组。

“从三月下旬到清明节,进州看桃花的游客很多,车流量明显增加,为确保道路畅通,全县警力增加了不少。”在银杏执勤点,汶川县公安局银杏交警中队民警李富龙告诉记者。

货车师傅张进每天来回于都江堰和汶川之间,对都汶路的由堵变通感触极为深刻,张进对记者说:“过去走都汶路,根本说不准什么时候能到家,家里人等吃晚饭经常到半夜,现在到家时间误差基本不会超出半小时。”

新闻推荐

记者陈四四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汶川县文管所

本报讯(记者陈四四)5月16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汶川县文管所圆满完成地震文物征集结项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征集的13000余件地震文物举行了细致描述。为了真实记录“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历史画...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