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康家园最后的小学生

四川日报 2015-09-07 09:37 大字

快开学了。8月31日,张昊提前一天回到双流安康家园,准备迎接小学最后一学年的到来。另两个同样即将读六年级的小伙伴马玉强和邱明宇,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汶川大地震后,2009年中国儿基会在双流县建立“安康家园”,集中安置了672名地震孤困儿童。

6年过去了,孩子们一批批长大离开,目前还在读书的只剩下了134名孩子。其中,张昊、马玉强、邱明宇是安康家园最小的三个孩子。明年,安康家园里就没有小学生了。

□刘贤虎 本报记者 罗向明 文/图

1

在老家过快乐暑期生活

从老家阿坝州松潘县到成都市双流县,坐公共汽车差不多要八九个小时,张昊和哥哥必须天不亮就出发,才能在天黑前赶到安康家园。

尽管只有13岁,但张昊是安康家园的“老资格”了。他6岁时便到山东日照读了一年“学前班”,双流安康家园建好后,他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回到四川,进入隔壁的棠湖小学读一年级。

几年生活,让张昊已经习惯安康家园,习惯使用普通话。但每到放假,他和哥哥仍然要回老家去。爸爸妈妈在地震中去世了,爷爷经常要外出打工挣钱,留守老家的奶奶,是他们最大的牵挂。“我们要求安康家园的孩子们放假都必须回到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安康家园副园长邱玲说,尽管假期里也有条件让孩子们在安康家园过,但为了让孩子们和家乡、和其他亲人的亲情延续,这些年,这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这个假期,因为哥哥一直在县城里,张昊写完作业还要帮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过,他依然会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溜出去,和同村其他同龄孩子玩。最令他开心的一天,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爬到一棵大树上掏鸟窝,居然掏到4个鸟蛋,几个小伙伴生了一堆火,找来一块石板,煎鸟蛋吃。

2

走出家园的安康孩子

张昊和其他两个小伙伴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棠湖小学读书,成绩还能跟上。不过,张昊想以后也像哥哥一样,读职高,早点出来上班。

刚开始两年,在安康家园的孩子们主要读普高,从2010年开始,安康家园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对升学制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职业高中教育,让孩子们自主选择。

“从这几年看,职高教育还挺受孩子们欢迎。”邱玲介绍,孩子们通过读职高,尽早融入社会,参加工作,不少孩子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一定成就。

2014级的张生,在寒假时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暑运列车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在火车车厢里卖盒饭。拥挤的车厢里,笨重的餐车前行很困难,张生就和同事抬高四轮餐车,从人群中蹭过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列车厨师长不能操作,祖辈都当厨师的张生自告奋勇,没有想到炒出来的菜很受欢迎,毕业后张生直接被录用,成为列车上的一名厨师,月薪超过6000元。

同样是2014级的张东,毕业后进入纬创成都公司,三个月后便因工作出色从流水线上进入管理层,当上了“全才”。

邱玲介绍,这些年来,安康家园的孩子们有230多名考上了大学、大专、高职院校,还有一些孩子走进了军营。其中不少孩子已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有医生、银行职员、知名企业员工,还有一些自己创业的,绝大多数都在成都附近实现就业。

“还有几个孩子已经结婚生子了。”邱玲笑言,安康家园的工作人员都因此“升”了一级,当上爷爷奶奶了。“孩子们经常会回来看看带过他们的安康妈妈,看看弟弟妹妹们。”

3

坚持送走最后一名孩子

新学期,安康家园为张昊他们三个最后的小学生,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安康妈妈”曹伟萍。张昊心里有些嘀咕:不知道这个“妈妈”严不严厉?

曹伟萍是带他们三个的第三位“妈妈”了。其中,带他们最久的“艾妈”前后带了四年。

提起“艾妈”,张昊眼眶有些湿润。“这么多年,艾妈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动过一下手指头。”张昊说,三年级时,他和其他几个小朋友逃了一下午课,其中一个小伙伴回去后被“妈妈”打了一顿,但是“艾妈”没有,“她很凶地批评我,结果批评着批评着,把我搂在怀里,她自己先哭起来,自从那次后我再也没有想过逃课了。”

一年前,因为安康家园孩子们越来越少,包括“艾妈”在内的很多“安康妈妈”也只好离开了。每次“艾妈”带着各种好吃的回来看望张昊他们,都是三个小伙伴最开心的时刻。

“安康妈妈的流失是最大遗憾。”安康家园园长胡源忠介绍,安康家园最多的时候有100名员工,其中“安康妈妈”有80名,每位“妈妈”对应照顾8个孩子,目前只剩下17名“安康妈妈”了。“这些妈妈都很负责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孩子们逐年离开家园,一方面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另一方面经费也有限。”

“安康家园”项目此前由山东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资运转,从今年开始,“安康妈妈”费用和孩子们的生活费由双流县财政解决。

“娃娃越来越少,以后咋个管理、运转,现在还不清楚。”胡源忠说,到明年安康家园就没有小学生,初中生也只有12名了,但不管管理模式会不会变,无论怎么变,有一点是肯定的——坚持把这个项目完成,送走最后一名孩子。

(注:文中提及三名小学生名字均系化名)

新闻推荐

公开、协作、联户 羌族乡一年变了样

全乡信访案件同比下降90%以上,村组干部不在岗现象明显好转,全乡未出现一起群众反映乡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事件……这是一年多时间,松潘县镇坪乡发生的变化,而几年前,镇坪乡曾先后有15名村组干部受到...

松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松潘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