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藏族记者采访藏族代表

广安日报 2016-11-26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康建林采访党代表何晓涛。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不错啊,小老乡,没想到你还是《广安日报》记者呀!”

“老乡,可别这么说,你为广安的发展建设都贡献20多年了,我才刚刚开始,还得多向你学习呢。”

这是11月25日下午,在岷山世纪饭店市党代会华蓥代表团驻地,党代表何晓涛与本报记者康建林的对话。

何晓涛,藏族,女,阿坝州若尔盖县人;康建林,藏族,阿坝州小金县人,今年25岁。当天的采访,让这两位本不相识的藏族老乡碰面了。

何晓涛现为华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其父亲是汉族,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人,早年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工作,并与何晓涛母亲(藏族)相识结婚。何晓涛上高二时,因父亲已调回广安,便举家迁到广安。后来,何晓涛成了一名医生,先后在华蓥市妇幼保健院、华蓥市人民医院工作。因成绩突出,被提拔为妇产科主任,还曾荣获华蓥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在华蓥市卫生系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并连续当选为广安市第四次、第五次党代会代表。

康建林与广安结缘也有6年了。2010年考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前锋区、枣山物流园区、广安经开区从事文字工作,今年初进入广安日报社从事记者工作。

本次党代会期间,康建林被安排到华蓥市代表团采访,碰巧的是,何晓涛竟是本次党代会代表中唯一的藏族同志。不过,双方在采访前互不认识,各自也不知道对方的藏族同胞的身份,直到当天下午,康建林在分团现场采访党代表何晓涛时才知道,两人均感意外。

何晓涛在事业上的成功,让康建林深受鼓舞。康建林称,一定要向何晓涛学习,勤奋工作,为建设美丽幸福广安而努力。

新闻推荐

德阳大爱在雪域高原上延续 ——德阳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正式“上岗”

若尔盖,我们来了。本报记者张嵘摄德阿大桥。本报记者肖盛雄摄调研脱贫帮扶工作。本报记者张嵘摄对口援藏——兄弟牵手奔小康经过省委组织部两天的援藏工作专业培训,9月5日上午,德阳市第三批、共56名...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